二二八連假後,台股跌破23,000點,年初高點成為套牢區,並在22,200點築底,但市場信心不足,外資持續賣超,台積電股價3月10日首度跌破1,000元,反彈時量價背離。加上美股震盪與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台股進一步跌破22,000點,為2023年3月以來首次失守年線。

技術面來看,台股經歷連續下跌後短線進入超賣區,年線仍上升,具備技術性反彈條件。然而,日均成交量由4,000億元縮減至2,500億元,顯示觀望氣氛濃厚。從月K線觀察,自去年7月創高後,趨勢動能轉弱,技術指標領先下滑,形成背離,投資人需審慎評估。

輝達於3月17日至21日舉行GTC大會,聚焦人工智慧(AI)發展,吸引全球開發者關注。但市場反應冷淡,輝達股價當週下跌3.3%,3月累計跌幅達5.8%,顯示AI熱度減退。亞馬遜、Meta等科技股跌幅更大,顯示AI市場競爭進入混沌期,投資情緒保守。

從三月股價表現來看,台股已進入調整期,並首次跌破年線,顯示市場趨勢轉向。國發會景氣對策信號長期處於黃紅燈、紅燈區域,與股價高度相關。歷史經驗顯示,景氣燈號轉強後,股市往往震盪後回落。當前台股月K線出現「熊市背離」,技術指標領先下滑,預示股價仍可能承壓。

永豐投顧說,4、5月台股各類股指數報酬率已將權息因素納入考量,其中航運、營建類股表現最為亮眼,4月的平均報酬率甚至高於4、5月累計平均。建議投資人欲參與除息行情,應提早於4月布局,而非等到除息時才進場。根據歷史經驗,航運與營建股在4月表現優於5月,建議投資人適時卡位。

永豐投顧指出,4月台股市場將關注股東會與除息行情、美國貿易政策影響、俄烏停戰和談進展、美股財報季等4大重點:

股東會與除息行情。台股各上市公司將於四月中旬後陸續召開股東會,討論股利政策,目前已知召開股東會的中小型公司約十家,尚待更多資訊。四月份除息行情已開跑,已知除息公司達45家,其中半數股息殖利率超過4%。高股息個股投資價值備受關注。

美國貿易政策影響。美國總統川普計畫自4月2日起實施「對等關稅」,將針對進口關稅不對等的國家提高關稅。儘管政策尚有談判空間,但美國財政部近日釋出「骯髒15國」名單,疑似將台灣列入觀察對象。台積電宣布重大投資,可能降低風險,未來談判焦點除農產品外,台灣汽車進口的賦稅問題也可能成為美方關注。

俄烏停戰和談進展。川普對促成俄烏停戰表現出高度興趣,儘管初期進展有限,但談判仍具推進可能性。若停戰達成,糧食與原物料運輸勢必增加,有助於降低全球通膨壓力。市場預期將帶動台股散裝航運股反彈,水泥、塑膠、鋼鐵等產業亦有望受惠。但若談判破裂,市場預期將反轉。

美股財報季。4月進入美股財報季,達美航空將於4月10日揭開序幕,金融股則由4月11日的富國銀行等投行接棒。科技股方面,Netflix(4/21)、特斯拉與META(4/23)、英特爾(4/25)等企業將陸續公布財報。市場關注消費力道是否持續,並密切觀察消費企業如何因應川普的關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