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與各國的關稅談判速度顯著加快,且貿易威脅範圍擴大。根據美銀美林的調查,55%經理人認為貿易戰可能引發經濟衰退,19%則擔憂通膨導致聯準會升息。

葉家榮表示,川普近期已實施部分關稅,「對等關稅」將於4月2日上路。然而,各地區稅制與加值稅影響,使得短時間內制定精確關稅政策的難度極高。市場普遍認為,川普的關稅政策更多是談判手段,而非堅持徹底實施。

聯準會方面,葉家榮指出,因應川普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聯準會已將通膨與經濟成長放緩納入考量,維持「停看聽」的態度。但點陣圖顯示,年內可能降息兩碼,且4月起將放緩縮表,向市場釋放更寬鬆的資金動能,顯示降息方向明確。

雖然川普政策帶來市場震盪,回顧其第一任期,貿易戰曾引發股市波動,但未影響全球市場多頭趨勢。當時S&P500指數上漲69.6%,那斯達克指數飆升142.2%,全球股市亦上漲55.4%,顯示關稅影響僅為短期干擾,市場長期走勢仍取決於基本面。

針對第二季投資,葉家榮認為,美國經濟仍高於長期趨勢,但市場關注企業獲利與經濟韌性。葉家榮預測,今年美股企業獲利可達雙位數成長,看好美股表現,並看好擁有完整AI供應鏈的台股。北美四大雲端業者2025年資本支出預計達近3000億美元,年增36%,超出預期,顯示AI軍備競賽仍持續,有助於美股科技股與台廠供應鏈發展。

隨著市場聚焦AI概念股,擁有估值優勢的醫療產業及受惠於AI發展的基礎建設產業,也具備潛在表現機會。葉家榮分析,受惠於新藥陸續上市,根據高盛預測,2025年美國醫療類股盈餘年增率將達18.4%,甚至高於科技業的18.0%。此外,醫療類股目前本益比僅18倍,低於整體美股的22倍及科技股的28倍,顯示評價面更具吸引力。  

基礎建設方面,AI運算推升電力需求,以美國為例,至2030年電力需求預計將翻倍成長,使電力相關基建產業備受矚目。此外,基建企業通常依賴融資投入資本,而基建類股與利率呈反向關係,當主要央行進入降息循環,將進一步利多基建股表現。  

在債市投資方面,葉家榮表示,債券票息能為資產提供保護,即便川普第一任內歷經2020年疫情衝擊,全球主要債券仍錄得近三成報酬。目前總體經濟衰退機率低、企業財務穩健,且技術面支撐信用利差維持低檔,投資人可透過多元化配置,兼顧穩健收益與抗波動效果。  

美國投資級債現有5.13%高殖利率,且具有折價優勢,受惠於經濟穩定及降息趨勢,信用利差持續收斂。非投資級債違約率則為1.3%,遠低於長期平均3.4%,歷史經驗顯示,在違約率低於長期均值時進場,報酬佳且勝率高,吸引法人資金回流,進一步突顯美國債市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