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舉辦16年的「信誼兒童動畫獎」,自2019年特別增設「台灣兒童創作組」,已成為動畫教育重要推動力。這一屆共收到來自台灣32所國小及7個工作室的126件作品,在教育部長鄭英耀、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等共同揭曉下,頒出16個獎項,包括特優2部、優選3部、佳作5部及入選獎6部。獲獎作品半數來自偏鄉地區,2部特優作品都是出自東部原住民孩童創作。

本屆兩部特優作品分別來自泰雅族與阿美族孩童的創作。《金洋村的兩天一夜》由4位泰雅族學童用動畫共同詮釋了他們的家族故事,故事細膩地描繪南澳金洋村的椴木香菇種植過程,讓觀眾身歷其境,感受用天然方法種植香菇和大自然共存的辛勤耕耘與美好。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揭曉,圖為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信誼基金會提供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揭曉,圖為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信誼基金會提供

另一部特優作品《生命之地》,是花蓮港口國小孩童作品,雖由8位學生共同創作,全校10位學生卻都興奮的一起到台北領獎。內容以科幻與文化傳承為主題,描述地球暖化導致人類遷徙到新星球,卻因世代價值觀的衝突而面臨生存考驗。作品巧妙融合未來科技與傳統智慧,讓觀眾在寓教於樂的故事中思考環境變遷與文化保存的議題。

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時,感謝信誼為台灣兒童教育默默做了許多希望工程,特別是推動閱讀的貢獻,鼓吹「親子共讀」讓閱讀從小在家庭扎根。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信誼兒童動畫獎邁向新階段,聚焦偏鄉、深入推展動畫教育。她表示面對徵獎的種種挑戰,信誼不斷思索如何給孩子更實質支持。因此思考兒童創作組2025年起轉向新方向,不再只以徵獎形式推廣,將以擴大師資培育、活化動畫教育資源庫、涵養孩子的語言與溝通表達能力等三方面強化。

張杏如表示,擴大培育動畫教學種子老師、邀請國際導演來台舉辦工作坊,支持動畫老師形成社群,建立專業支持網絡,相互扶持、支援;活化運用過去專業組累積的資源,延續2024年舉辦的親子影展,包括以SDGs永續為主題的「親子放映會」,及這一屆專業組評選後的「兒童票選放映會」,由專業老師帶領親子分享,鼓勵孩子表達觀影感受,培養孩子的動畫鑑賞力。

此外,兩部特優作品都是結合在地藝術與專業動畫老師的熱誠共同指導完成。《金洋村的兩天一夜》是在地攝影老師陳恆鳴規劃,由6年前移居花蓮的動畫推廣老師張淑綿,帶領孩童創作動畫。《生命之地》則是嫁作阿美族媳婦的王力之老師,在港口國小旁成立藝術中心後,利用暑假邀請動畫老師張淑滿到花蓮帶領孩子創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