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CO 美國公共政策主管 Libby Cantrill 表示,川普上任後迅速簽署多項行政命令,推翻拜登政府的 67 項政策,包括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並宣布南部邊境和國家能源領域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川普推出「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威脅對中國、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以及墨西哥、加拿大和金磚國家實施高達 25%至 100%的關稅。雖然目前尚未立即採取行動,但這些政策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加劇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  

川普第二任期政策方向顯示,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正轉向經濟優先與保護主義,這一趨勢可能深刻影響依賴美國貿易的地區。未來,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將更聚焦於自身經濟利益,為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帶來新的挑戰與變數。 

根據 《日經亞洲》引述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以美元計算的美國占中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為11.2%,較2001年相比,下降4.6個百分點,報導指稱,在川普第一個任期與中國大打貿易戰之後,中國政府正朝著貿易夥伴多元化前進,減少美中貿易戰再度爆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報導指稱,同期間中國對東協國家的出口總額超過520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約16%,超過其他地區或國家的比重。不過,報導也推測,可能是美中貿易戰後,中國廠商透過東協等第三方國家出口到美國的比重增加。

至於台灣,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比重大幅增至23.2%,創近 24 年同期最高水準;對東協出口占比 18.8%;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占比降至31.2%,較前一年下挫4.3個百分點,為近22年同期新低;對日本占比跌至5.6% ,改寫歷史低點紀錄;對歐洲出口比重8.7%。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主任劉⼤年曾指出,近年劇變的全球環境下,跨國企業應已認知到依賴單一供應鏈的風險,在全球供應鏈的布局與調整上,應建立多元且更有彈性的供應鏈,以面對各種挑戰。

劉大年分析,雖然台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依存度降低,但隨著川普重返執政,若重回「全面脫鉤」政策,可能終止拜登政府「小院高牆」為策略的美中貿易模式,加上將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恐對於提高對美國出口依存度提升的台灣造成影響,預料川普會以這樣關稅戰手段,配合減稅政策吸引製造業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