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支出比較:Air比Pro省約3,000元,標準版最便宜
以256GB、綁約48個月為例
🟡iPhone 17標準版(定價29,900元)
▪️月繳999元:中華16,300元起,總支出約64,252元;台灣大/遠傳15,300元起,總支出63,252元
▪️月繳1,399元:購機價再往下壓,總支出落在77,000元上下
▪️月繳2,699元:0元購機,總支出129,552元
🟡iPhone Air 256GB(定價36,900元)
▪️月繳1,399元:中華12,800元,總支出80,152元;台灣大/遠傳12,300元,總支出79,452 元
▪️月繳2,699元:三家皆0元購機,總支出129,552元
🟡iPhone 17 Pro 256GB(定價39,900元)
▪️月繳1,399元:中華15,800元,總支出82,952元;台灣大/遠傳15,300元,總支出82,452元
▪️月繳2,699元:三家皆0元購機,總支出129,552元
小結:標準版在低資費最省;Air與Pro在1,399元檔位差約3,000元,到2,699元後差異消失。
0元購機門檻:標準版1,799元起,Air/Pro要拉高到2,699元
▪️標準版 (256GB):中華、遠傳1,799型/48個月即可0元;台灣大則要1,899型
▪️Air/Pro (256GB):三家一致,需要2,699型/48個月才能0元
▪️高容量差異:Air 512GB、Pro 512GB、Pro Max 256GB,在台灣大與遠傳2,699型下可0元;中華則仍需支付1,300~4,300元
上網與熱點分享:台灣大「熱點不降速」是唯一優勢
三家共通:1,399型(含)以上皆提供5G吃到飽
▪️台灣大哥大:1,899/2,699型獨家提供熱點分享吃到飽不降速
▪️中華電信:附獨立熱點量50~200GB,超量降速10Mbps,並有流量轉贈、CHT Wi-Fi無限用
▪️遠傳電信:策略與中華相似,也有50~200GB熱點量上限
解讀:重度熱點分享用戶,台灣大高資費方案CP值最高。

加值服務:台灣大最全面,遠傳回饋高,中華穩健
▪️台灣大哥大:打包Apple One、YouTube Premium、Netflix+HBO Max優惠、GeForce NOW雲端遊戲、Perplexity Pro 1年,還有生活應用(WeMo、USPACE)
▪️遠傳:主打 friDay影音、Spotify Premium,線上預購搭配悠遊付與聯名卡,回饋高達5,200元
▪️中華電信:Hami系列(影音、書城)、KKBOX、資安工具,特色在CHT Wi-Fi無限用
舊換新與VIP回饋:台灣大舊機折最多,遠傳VIP現折高
▪️台灣大哥大:舊換新最高折抵35,500元,老客戶回饋mo幣、VIP會籍升級
▪️遠傳電信:VIP續約最高折5,000元,搭配friDay/悠遊付回饋更高
▪️中華電信:相對保守,但在Apple Watch綁約價透明,適合「手機+手錶」一次到位
總結來看,若以整體總支出來說,iPhone 17標準版在999元與1,399元資費檔位仍是最省荷包的選擇;iPhone Air雖然在1,399型比Pro系列便宜約3,000元,但一旦拉高到2,699型,與Pro就沒有差異,價格差距完全消失;至於iPhone 17 Pro,則是鎖定追求性能與攝影體驗的高階用戶,高容量機型在台灣大哥大與遠傳更容易達成0元購機。
若再細看上網與熱點分享,台灣大哥大獨家提供「熱點不降速」的優勢,中華電信則靠流量轉贈與公共Wi-Fi加強便利性,遠傳則在VIP續約與刷卡回饋最有吸引力。整體而言,三款機型定位清楚:標準版主打實惠、Air強調輕薄設計、Pro則是高階體驗,消費者可依照預算、使用習慣與優惠條件挑選最合適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