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電池容量上,iPhone Air採用3,149mAh,低於iPhone 17的3,692mAh與Pro Max的4,832mAh(eSIM版甚至達5,088mAh)。續航力根據歐盟能效標示僅40小時,比標準版41小時與Pro Max的53小時更短;同時快充速度也落後,充到50%需要30分鐘,而其他機型只要20分鐘。
其次,螢幕也受限於結構強度,Air配備6.5吋面板,雖大於iPhone 17的6.3吋,但比Pro系列的6.7吋與6.9吋更小。機身雖採用鈦合金強化抗彎曲,但仍難以支撐更大尺寸。
相機部分更顯「輕量化」。Air僅搭載單顆主鏡頭,感光元件比Pro系列更小,不支援ProRes、ProRes RAW與Apple Log 2,也取消LiDAR掃描;同時少了長焦鏡頭與超廣角鏡頭,意味著沒有3D掃描、AR精準定位與微距攝影功能。

效能則微妙,雖標示為A19 Pro晶片,但GPU僅5核心,低於Pro系列的6核心,外界質疑僅是名稱操作。連接埠方面,Air的USB-C仍停留在USB 3.0規格,不支援高頻寬錄影外接儲存。至於音效,Air僅留單一喇叭,放棄了立體聲配置。
最後,蘋果甚至為Air推出專屬「防護邊框Bumper」,讓人聯想到當年iPhone 4的天線門爭議。雖說鈦合金不易凹陷,但超薄設計顯然仍讓蘋果擔心耐摔問題。
蘋果的工藝選擇再次引發兩極評價,究竟iPhone Air是極致美學的代表,還是過度追求「薄」而犧牲太多?這恐怕要等到實際用戶長期體驗後,才會有真正的答案。
iPhone Air預計將於今(12)日晚間開放預購,共有天藍色、淺金色、雲白色與黑色四色,分別有256GB、512GB與1TB容量選擇,售價36,900元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