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舉行院會後記者會,勞動部表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各產業反映基層人力不足,服務業低薪比例偏高,社會各界對於改善缺工與低薪問題高度關注。為兼顧本國勞工就業與產業需求,政府擬結合跨部會力量,提出以下四項具體方案:

一、製造業「加薪換移工名額」機制:

製造業雇主若為全時本國籍勞工調薪,每加薪一人,即可在既有核配名額外增加一名移工,最高不得超過勞保投保人數10%。同時,移工聘僱上限將由原本的40%提高至45%,兼顧產業人力需求與薪資提升誘因。

二、放寬外國技術人力留用上限:

允許符合條件的資深移工轉任外國技術人力,製造業技術人力聘僱比例上限由25%放寬至100%。移工、技術人力及外國專業人才合計仍不得超過總員工數50%。同時鬆綁健康檢查、住宿管理等規定,營造更友善的工作與生活環境。

 

製造業雇主若為全時本國籍勞工調薪,每加薪一人,即可在既有核配名額外增加一名移工。勞工示意圖,資料照
製造業雇主若為全時本國籍勞工調薪,每加薪一人,即可在既有核配名額外增加一名移工。勞工示意圖,資料照

三、旅宿及商港碼頭業可引進外國技術人力:

開放「旅宿服務」與「商港碼頭裝卸」工作可直接從海外引進外國技術人力。雇主每為一名本國勞工加薪,即可增加一名外國技術人力名額,最高不超過勞保投保人數10%,協助產業補足人力缺口。

四、強化政府效能,設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

勞動部將成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並布局海外據點,專責處理跨國招募與測驗,推動國對國直接聘僱制度,確保公平招募。同時增設直聘服務據點,整合雙語服務,協助移工轉換雇主並提升公共服務品質。

勞動部強調,面對缺工與低薪挑戰,政府與企業應攜手改善勞動條件,打造薪資合理、用人穩定的勞動市場。勞動部將持續與國發會、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外交部及衛福部等跨部會合作,全力推動方案落實,期能同時提升本國勞工待遇與產業競爭力。

 

另外,關於外籍幫傭政策方面,洪申翰說明,勞動部與衛福部會在兼顧勞工就業、幼兒托育品質、多元家庭需求、減輕照顧壓力的原則下研議,目前政策仍評估中。

媒體問及何時會開放引進印度籍移工?洪申翰表示,勞動部一直與印方保持聯繫持續討論中,包括實際磋商、確認彼此需求,相關協商若有結果,會再向社會大眾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