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代表黃士修於第一輪發言表示,2024年台灣人均用煤電量勇奪世界第一,2024年中火發電量272億度,核二、核三加回來每年可發300億度電,代表中火10部機組全部可以關閉。
黃士修說,政府雖稱天然氣能減碳,但是天然氣爆幹貴,每年燒到幾千億新台幣,包含核廢料處理,核能一度電1.5塊,再生能源一度電5.5塊,價差4塊錢,如果所有核電廠都運轉,每年可以發600億度電,可以省2400億元新台幣,等於每年可以普發現金1萬元。若只有核三運轉,一年也發150億度電,那也賺600億元新台幣。
黃士修直言,我們已經撥補 3000 億納稅錢給台電增資,假裝它沒破產,然後看著台電虧損繼續突破4500億元。他認為,健全台電的財務,投入更多的資源真正養綠,而不是拿去養一堆吸血鬼,「以核養綠」才是社會最大公約數,投資未來的聰明選擇。
黃士修表示,核廢料有解是美國多次表態可以處理的,他在2021年的時候講過2000年陳水扁總統停建核四,說無法處理核廢料,引起美國政府震怒,因為台灣的核能技術都是美國給的。「反核就是反美、反核就是賣台、反核就是舔共,我是要聽美國海軍情報局、美國戰略司令部、美國能源部長、美國在台協會的表態支持台灣使用核能,還是要聽你一個政治洗地仔?」
黃士修說,歐盟已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和永續投資,關鍵就在於核廢料對環境無危害。然而,反核團體至今仍拒絕承認核能是綠能這個科學事實,甚至扭曲國際資訊、矇騙社會大眾,爽收善心捐款。

反方代表甘崇緯於第一輪發言表示,從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二號機除役至今,台灣的備轉容量率,不但有97%的時間都在10%以上,還天天維持在法定安全的6%以上。這幾年政府持續推動太陽能、風能發電跟儲能設備,已經漸漸看到成果。同時台電也規劃了新的燃氣機組,來取代高污染的燃煤機組,根據經濟部的節電計畫,到2027年每年可以省下206億度電,而核三廠在還沒有除役的2023年,一整年的發電也才178億度。
甘崇緯說,光靠節電就可以省下一座核三,這代表隨著能源轉型的推動,即使不用核電,未來能發的電量還是會持續成長。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冒險,重啟一座已經除役的老舊核電廠呢?
甘崇緯強調,核三廠過去40年問題不斷,劣跡斑斑。1985年一號機因設計缺陷引發氫氣洩漏火災,停機逾一年;1993年過濾系統故障排出輻射廢水,挖出247桶污染海砂;2001年發生嚴重「3A事故」,配電盤燒毀導致廠外電源全面斷電,緊急柴油發電機也失效,全廠停電兩小時,幸靠第五台未使用柴油機避免災難;2013年二號機維修期間,控制室警報連響84天卻被忽略。他強調,核三廠發生了那麼嚴重的事情,應學到教訓,但實際上卻是繼續地發生問題,核三廠安全風險仍高,應高度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