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國民黨、民眾黨成為立法院多數之後,民眾為了反對立委職權法擴權、抗議花東交通三法等,促成了「青鳥行動」,而社運結束後,也同時種下了如今大罷免的種子。

然而,雙方都高舉價值與情緒動員的當下,真正影響中間選民情緒的,也許並非這些口號,而是美國對台關稅談判的進展。

代表我國與美方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透露,仍會再找時機前往華府繼續溝通磋商。而美國給出的最後談判期限為8月1日。

因此,如果美台關稅談判朝負面方向發展,民眾將質疑執政團隊的經貿布局能力,從而牽連民進黨所支持的罷免行動,產生「一體究責」的情緒投射。反之,若談判傳出利多,則可能強化「罷免是改革助力」的說法,形成正向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