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網站中談到人民族群的頁面,在113年3月29日的內容寫道:「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組成以漢人為最大族群,占總人口96.4%,2.5%為原住民族群,另已設戶籍之移民人口占總人口比率1.1%,族群間普遍通婚,彼此差異隨時間逐漸趨同。」而目前同一個網頁的內容是在114年3月24日更新,變成寫道:「台灣目前已設戶籍人口2.6%為原住民族群,另外來人口占1.2%,其餘人口占96.2%。」
據《中央社》報導,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晚表示,行政院每年發布國情簡介,在族群議題部分是基於戶籍法、原住民身分法、及入出國移民法等相關法令定義及人口統計資料所做的說明,而外界關注有關族群統計相關說明,是行政院配合監委鴻義章為促進族群平權所為提議而進行的調整。
推薦新聞:好巧!白沙屯媽倒車急轉「繞過大罷免大成宮」 鄉民熱議出征嗎
李慧芝表示,鴻義章在111年12月指出,行政院官網對族群的相關界定,將台灣族群現況分成「漢民族」、「台灣原住民族」、「新住民」等,而「漢民族」則包括閩南族群、客家族群、戰後移民等,但如此漢番兩大族群壁壘分明的族群論述,恐不利於消除種族歧視以及形塑族群平權,因此建議內政部戶政司調整。
李慧芝指出,因目前僅有原住民族群須依法登記,外人來口依初次設籍紀錄統計,其他族群人數無法分類統計,全數歸類為漢人與事實不盡相符,因此改以其餘人口稱呼,文字調整是以客觀事實描述人口結構,並無其他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