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在公開播出後引發在野黨抨擊,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批評,美國宣布關稅政策後,賴清德唯一公開露面就是台灣祭上的影片,「看看世界各國領袖,有沒有效果尚在其次,起碼人家站出來,對美國表態,與人民溝通,這難道不是基本的,賴清德到底在躲什麼?躲在卓榮泰,柯建銘哼哈二將背後,難道你指望賴清德能幫你解決問題?」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則說,賴清德在屏東台灣祭舉著「至少我們還有音樂」的布條,引起網友憤怒,斥責他不知今夕何夕,頗有「何不食肉糜」的情境。
儘管屏東縣長周春米出面護航表示,影片3月26日即錄製完成,「至少我們還有音樂」是台灣祭的品牌精神,沒想到被拿出來模糊焦點,深感遺憾,並呼籲面臨罷免危機的藍委,不要用顛倒時空、造謠的手法企圖轉移焦點。
黃揚明指出,不是什麼時候錄製的問題,當川普在台灣時間4月3日凌晨宣布對等關稅,將對台灣產生重大國際貿易衝擊事件時,幕僚居然沒有這個警覺性,讓周春米在隔天晚上出席台灣祭活動,仍播放這段影片。
他強調,賴清德從4月3日起,透過臉書、X等社群管道發文、邀集官員、產業界代表到官邸研商對策,至今都尚未公開露面,台灣祭上播放的影片,成為在美國宣布32%關稅後的唯一公開談話,黃揚明認為,「末稍神經麻痺,才是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