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部統計,去年全國廚餘回收量達50.5萬噸,今年上半年家戶廚餘也已累計27.4萬噸。
環境部目前並沒有要求「廚餘瀝乾就能當垃圾丟」,而是希望民眾瀝乾水分、減少總量,仍要維持原有廚餘回收體系,並呼籲地方政府依照實際情況穩定處理。
台北市
宣布開放三座焚化廠,供非家戶產源(例如養豬廚餘)緊急銷毀,且免收費用。家戶廚餘回收方式不變,仍依原有規定分類投放,避免引發混亂。
新北市
採取更嚴格措施,即日起「熟廚餘不再回收」,要求民眾將剩菜剩飯瀝乾後裝袋丟進垃圾車,新北市環保局同時開放清除業者可申請免費進焚化廠,統一以高溫焚燒方式銷毀,盼降低豬瘟傳播風險。
台中市
維持「生熟分開」的既有制度,要求民眾將廚餘瀝乾後交給清潔隊回收。熟廚餘統一送往四處指定掩埋場堆肥,去化暫時穩定,但近日出現清運車在掩埋場外大排長龍現象。
彰化縣
要求鄉鎮公所與業者,立即將廚餘送往溪州焚化爐焚化處理,以防止病原擴散。
高雄市
採集中處理模式,所有廚餘統一收集後經脫水、瀝乾,再全數改作堆肥用途。環保局指出,此做法可同時兼顧環保與防疫,但仍需加強後端堆肥場的容量與管理。
目前全國對抗非洲豬瘟疫情,但廚餘處理方式則是中央和各地方縣市「各自不同調」,難免讓民眾相當混亂不知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