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敏指出,發燒時體溫上升、出汗多,會讓水分與電解質流失,建議多補充溫水、電解質飲或椰子水,能維持體液平衡、防止脫水。若喉嚨痛,可選擇柔軟好吞的食物,如優格、地瓜、布丁等,避免硬或燙的食物刺激喉嚨,並補充足夠蛋白質幫助修復。
感染期間常感覺疲倦沒力,高敏敏提醒要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雞蛋、鮭魚、雞胸肉、豆腐、毛豆等,有助修復組織、強化免疫力。若全身痠痛,代表體內發炎反應強烈,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芭樂、柳丁、藍莓,有助抗發炎、減少不適。
她也提醒,流感期間應避免吃錯食物加重症狀。像是花生、堅果油脂高易刺激喉嚨;麻油、薑湯屬溫補食物,會讓發炎更嚴重;炸物、烤物與辣椒則會增加免疫壓力、刺激黏膜。高敏敏強調,生病時重點不是「吃多」,而是「吃對」,才能幫助身體快點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