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3年法國針對10萬多名民眾的大型研究發現,第一餐若在上午9點之後才吃,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8點前吃早餐的人高出59%。相反地,最後一餐的時間與糖尿病發生率並沒有明顯關聯。王姿允表示,這代表「早點吃早餐比吃多晚更重要」,不要空腹太久,也別餓著入睡。
研究還指出,每天進食次數越多,反而能降低糖尿病風險。王醫師說,許多人誤以為「少量多餐會刺激胰島素」,但事實正好相反,「少量多餐」能讓血糖保持穩定,不易劇烈波動。她建議可分成4至5餐,避免一次吃太多、又餓太久。
至於晚餐時間,王姿允建議最好在晚上8點前結束,隔天早餐於7至8點間吃完,讓空腹時間約維持12至13小時最理想。若晚上真的餓,選擇純蛋白飲品比忍餓更健康。她強調,「早睡早起、早吃早餐」是預防糖尿病的簡單關鍵,也是維持代謝穩定的黃金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