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顏正國驚傳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震撼全台。他在去年確診肺腺癌後,歷經一年抗癌仍不敵病魔離世。消息曝光後,引發社會對肺癌的關注。醫師黃軒也在社群撰文指出,「我最不願說出口的診斷之一,就是肺癌。」他形容,肺癌就像沉默的獵人,潛伏在胸腔深處,沒有疼痛、沒有警訊,「當你以為只是小感冒時,它早已在體內築起堡壘。」

根據《JAMA Oncology, 2023》研究,全球超過八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第三或第四期,其中六成為末期,顯示多數病人都是在病情惡化後才被發現。黃軒指出,肺部幾乎沒有痛覺神經,就算腫瘤緩慢生長,也不會引起疼痛或呼吸異常,直到侵犯胸膜或壓迫神經時,才會出現胸悶、咳血等症狀,「等到察覺不對勁時,往往已經太遲。」他也提醒,肺癌並非吸菸者專屬疾病,近年非吸菸者病例上升,二手菸、廚房油煙與PM2.5空污都是潛在誘因。

黃軒指出,肺癌並非一夕惡化,而是長年潛伏的結果。「肺腺癌從一顆一公分的小結節,長成侵襲性腫瘤可能要5到10年。」他呼籲,預防勝於治療,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台灣自2022年起已提供公費LDCT檢查,重度吸菸者或具家族史者每兩年可免費受檢,「別等身體喊疼,才開始在意,因為沉默的,往往才最致命。」

醫師黃軒提醒民眾,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取自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臉書
醫師黃軒提醒民眾,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取自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