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倫分享他到花蓮當志工的經驗,他表示參與重建務必要全身包緊,包括口罩、防護眼鏡、袖套、長褲、手套等,他甚至貼上白貼保護容易磨破皮的部位,不過由於裝備厚重,務必要記得適時休息與補水。

林敬倫分享到花蓮當鏟子超人的注意事項。翻攝自林敬倫臉書
林敬倫分享到花蓮當鏟子超人的注意事項。翻攝自林敬倫臉書

他強調,挖土時應該多用大肌群如屁股、大腿、背肌發力,千萬別光靠腰或手臂,否則很快會沒力。他也建議志工到現場先排隊等候分配,或利用QR code加入志工群組,才能更有效率地投入協助,不至於「到處閒晃」。

林敬倫也分享,協助重建不只限於挖土,現場物資分配同樣需要大量人手。他特別推薦自己帶去的小鋤頭,能輕鬆處理泥土和狹窄角落,省下不少體力。另外,他也提醒踩進泥巴時不要硬拔腳,應該邊左右甩動邊抽離,才能避免體力消耗。

最後他呼籲,志工務必量力而為,「這不是比賽,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若因體能不支反而造成身體受傷,甚至出現橫紋肌溶解等狀況,就失去原本幫助災區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