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醫師施勝桓指出,近期不論是口服克流感,還是急診常用的針劑抗病毒藥物,療效都顯著下降,「以前吃藥退燒很快,現在大約有10%至20%的病人會反覆發燒,治療效果確實不如過去。」

對此,疾管署29日出面回應,根據監測資料,今年檢出的A型H1N1病毒株中,約有6.5%帶有抗藥性突變,比去年的3.2%略高。但目前社區流行的病毒株已轉為A型H3N2,占比超過一半,且未檢出抗藥性;至於B型流感與另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紓伏效錠」也都沒有抗藥性問題。

疾管署強調,抗藥性主要集中在A型H1N1,影響相對有限,加上9月後H1N1比例持續下降,疫情風險可控。署方也宣布,10月1日起公費抗病毒藥物將擴大適用,凡是出現類流感症狀的特定族群,經醫師評估後無需快篩即可使用;公費流感疫苗同日開打,將進一步降低重症風險。

疾管署呼籲,民眾不要小看流感威力,平時要勤洗手、注意呼吸道衛生,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應戴口罩並及早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傳染他人。相關藥物使用規範、合約醫療院所名單及流感資訊,可上疾管署官網或撥打1922專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