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韋辛表示,前幾天一位媽媽帶小朋友來診所看診,小朋友發燒近40度,雙側扁桃腺嚴重化膿。因為擔心是細菌感染,所以開立抗生素;但服藥後發燒都沒有改善,所以媽媽帶小朋友去南部醫學中心的急診。

他說,小朋友在急診驗了流感、腺病毒、A型鏈球菌抗原,全部呈現陰性。由於發燒原因不明,且抽血呈現白血球過高,一開始醫師建議住院,但是因為在急診燒有退下來,所以家屬想回家先服藥觀察。

幾天下來仍有持續發燒,而且整個口腔破洞嚴重,無法吃東西,這時又接到醫院主治醫師的電話,請家屬趕快把小孩帶回去醫院住院,原來是血液培養結果長出沙門氏菌,但是這位小朋友完全沒有出現消化道症狀,令人不解。

李韋辛說明,沙門氏菌通常和不清潔的食物有關係,但是家屬並沒有印象有讓小朋友吃到生食或隔餐。後來自己再詢問,家裡是否有人做「和雞蛋相關」的工作,媽媽說奶奶的工作需要每天挑雞蛋,而且都會請妹妹拿一顆生雞蛋去餵家裡的狗。

於是李韋辛指出,大概可以推測出,應該是妹妹拿了生雞蛋後,沒有洗手又吃手,把細菌吃到肚子裡。因為生雞蛋的外殼很容易有沙門氏菌,所以惠強調,雞蛋必須經過一定的清潔程序才能生食。另外,也不要讓小朋友碰生雞蛋,尤其是雞剛下的蛋,避免誤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