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S理事長邱品齊醫師指出,青春痘雖然常見,但因多長在臉上,對正值愛漂亮、重社交的青少年來說,心理壓力很大。調查顯示,12至17歲族群中,有7成認為痘痘帶來的焦慮會影響課業和人際互動。社群媒體更是火上加油,青春痘患者更容易拿自己和網紅、明星比較,甚至有近8成因社群而更在意外貌,修圖後才敢上傳照片的比例,是沒有痘痘族群的4倍以上。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盧秀燕「一個不能少」  823罷免牽動總統路!護7藍委鋪路2028

雖然越來越多家長願意帶孩子看醫生,但許多人對正確的治療方法還不夠了解。調查顯示,只有3成患者知道如何正確治療與預防痘疤,反而有近一半曾用過錯誤偏方。皮膚科黃毓惠醫師提醒,早期治療是關鍵,不要等到發炎或留下疤痕才就醫,否則容易後悔。

目前青春痘治療方式多元,包括外用藥膏(如A酸)、保養品(如水楊酸)、口服藥物及醫美療程等。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3年發表的治療共識,外用A酸是各種嚴重程度青春痘的第一線用藥。尤其新一代A酸刺激性較低,更適合青少年及敏感肌,能有效預防粉刺、減少發炎,也有助於避免痘疤形成。

邱品齊醫師最後呼籲,青春痘雖看似「青春期的自然現象」,但若忽視治療,可能長期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他建議政府將青春痘防治觀念納入國高中健康教育,並透過校園講座推廣正確皮膚保養知識,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自信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