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資料,今年截至8月4日,國內已出現15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是近19年來同期最高紀錄。患者年齡從10多歲到60多歲都有,感染地點多數來自非洲,其中惡性瘧占12例、間日瘧2例、諾氏瘧1例。
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的蚊子叮咬所造成的傳染病,主要分為惡性瘧、間日瘧、卵形瘧、三日瘧與諾氏瘧,其中以惡性瘧與間日瘧最常見。感染後通常會在7到30天內出現症狀,初期像流感,會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噁心、嘔吐等,若未治療可能出現寒顫、發燒、出汗等周期性症狀,嚴重還可能造成休克、肝腎衰竭甚至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間日瘧與卵形瘧可能在體內潛伏數週甚至數年後復發,因此除了血液治療外,還需服用特殊藥物(如primaquine)徹底根除,避免復發。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YouBike傷害險千人理賠碰壁!摔到濺血斷牙不夠 難道「你死我亡」才賠(獨家)
疾管署提醒,計劃前往瘧疾流行地區的民眾,務必在出國前1個月就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完整服用預防藥物。旅途中要穿長袖衣褲、塗抹合格防蚊液,並選擇有紗窗的住所;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要立即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是否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