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表示,今天中南部清晨至上午會有陣雨或雷雨,午後大台北地區及各地山區要防局部大雨,氣溫部分,大台北高溫恐飆36℃,其他地區也有32至33℃。苗栗以南地區及澎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及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午後大臺北地區及各地山區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明天(17日)水氣略減,各地多雲到晴,午後仍有短暫雷陣雨,南部和山區仍可能出現較大雨勢。

至於是否有颱風?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位於菲島東部外海的96W,「7/18、7/19最靠近我們」!根據歐洲ECMWF今晨最新數值模式模擬,96W有再增強趨勢,後續將循著環境駛流場的導引,朝西北方向,接近呂宋島或通過巴士海峽前進。在還沒進入南海前,強度都維持在輕度颱風至熱帶性低氣壓的等級;最靠近台灣的時間點,會落在7/18、7/19兩天。迎風面的東部(包含宜花東)、東南部及南部都是96W可能帶來的降雨熱區;尤其是,山區的累積降雨。

林得恩表示,美國NCEP數值模式模擬結果則更不友善,96W不但強度更強、範圍更大,且運動路徑更靠近臺灣;所以,導致累積降雨量更加顯著,而影響的時間也拉長到7/20。

天氣風險公司與氣象專家分析,這波熱帶系統可能在18日增強為颱風,穿越巴士海峽後往廣東、海南島前進,是否發布颱風警報仍要視路徑而定。但無論是否成颱,東半部、花東、恆春半島都會受外圍環流影響,18日至20日要留意局部大雨或豪雨,各地午後雷雨也會明顯。

 

氣象署也指出,7月進入颱風高峰期,菲律賓東方的季風槽活躍,接下來還有另一個熱帶系統醞釀,可能在21日前後發展。專家呼籲,台灣本週天氣不穩定,西南風、低壓帶與熱帶系統輪番來襲,中南部、山區雷陣雨頻繁,東半部有豪雨風險,民眾務必持續關注最新氣象資訊,並注意防曬、補水及午後雷陣雨帶來的瞬間強降雨。

未來降雨趨勢。氣象署提供
未來降雨趨勢。氣象署提供
未來溫度趨勢。氣象署提供
未來溫度趨勢。氣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