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菜販廖炯程分享近期菜價飆漲,產地送來少可能賣不掉,自然菜價就跟著喊漲,但他也分享此時豆芽菜與菇類就成為不漲價的搶手貨,因為大部分菇類是溫室或太空包培養,不靠天吃飯、全年無休、颱風也不怕,所以價格穩、品項多、營養高、料理方便;豆芽菜也是完全在室內的芽菜工廠培育,從發芽到可以採收只要5–7天,幾乎不受天氣干擾,所以每逢颱風天、自助餐便當店最先改單、備貨的就是它。

他也分享市場上說的「豆芽菜」多數指的是綠豆芽,白白胖胖、尾端帶一點根鬚;另一種叫「黃豆芽」,體型更壯、豆瓣大,口感也更粗硬一點,常出現在韓式拌飯或大醬湯中。綠豆芽比較清爽脆嫩,適合快炒、煮湯、涼拌等日常料理;黃豆芽則更有口感與飽足感,煮久也不會爛。

最推薦的保存方式是放入保鮮盒,加滿冷水浸泡冷藏,每兩天換一次水。這樣可以保存將近一週,口感還是Q脆。千萬不要乾放塑膠袋就丟冰箱,三天後你會看到一根根像中毒一樣黑掉,還會開始異味臭臭的!

豆芽菜。翻攝自廖炯程臉書
豆芽菜。翻攝自廖炯程臉書

另外常見的菇類,香菇香氣最濃的代表,煎、煮、炒、炸、滷都適合,是家常菜的靈魂;杏鮑菇外型像小棒槌,口感脆嫩、炒起來像肉一樣有咬勁。切條、切丁都好料理,是素食界的萬用肉替代品;秀珍菇:纖細白嫩,煮湯一流、清炒也不賴,吸湯力強,是火鍋店最愛備貨的小精靈。

金茸(金針菇)俗稱「明天見」,川燙、涼拌或做味噌湯都適合,口感爽脆不佔胃但很吸味;金滑菇滑順口感加上濃郁菇味,跟金針菇長得很像,但是切斷煮不會明天見;茶樹菇:有咬勁、風味濃、纖維高,很適合煲湯或燉煮,有「菇中戰將」之稱;鴻喜菇菇帽略帶褐色、滑中帶脆,煮火鍋不會散開,適合乾煎或日式燒烤料理;白雪菇與鴻喜菇是姊妹花,只是長得雪白,口感較嫩、適合煮湯、熱炒;杏鮑頭就是杏鮑菇的頭部切片,厚實、不易出水,特別適合煎至金黃,素排風味滿點!

蘑菇台灣多為白色鈕扣菇,西式餐點常用,奶油蘑菇、蘑菇濃湯、炒蛋通通OK;白玉菇一球一球胖胖的,煮湯最美、也最吸味,常見於壽喜燒、味噌湯、日式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