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敏分享,保溫瓶或水壺等環保杯,如果沒有使用得宜可能喝下更多細菌,她表示許多人會重複使用寶特瓶裝水,以為這樣環保又方便,但其實這種1號塑膠的材質,長期使用下可能會釋放有害物質,而且表面容易藏污納垢,瓶口過小也不易清潔。應優先選擇玻璃、不鏽鋼或陶瓷塗層水瓶,玻璃水瓶是最安全的選擇,不會釋放有害物質,也不易殘留氣味或色素,但拿起來比較重且容易碎。

不鏽鋼水瓶耐用且保溫效果好,但需確認是食品級不鏽鋼(304或316不鏽鋼),如果是劣質不鏽鋼可能含重金屬。有陶瓷塗層的不鏽鋼水瓶,避免金屬與飲品接觸,可減少金屬異味也是挺不錯的選擇。

水壺要注意裡面裝的東西,也要定期清洗。翻攝自Dcard
水壺要注意裡面裝的東西,也要定期清洗。翻攝自Dcard

如果要使用塑膠水瓶,建議選擇5號或7號材質較耐熱、耐用,但還是要避免長時間在車內、太陽直射的高溫環境。另外有些飲料也要看水壺材質裝入,如咖啡、茶、中藥,含有單寧酸與色素,容易在水瓶內留下污漬,時間久了會變黃或變黑很難洗 還會變成細菌的溫床。

牛奶、豆漿、拿鐵等飲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糖分,如果喝完沒有馬上洗杯子,殘留物會迅速變質、滋生細菌。果汁、碳酸飲料,含有機酸、糖分容易殘留在瓶內,可能會破壞塗層又不好清洗,導致滋生細菌。

另外要每天清洗確保衛生,很多人都覺得水瓶是用來喝水,所以不用每天洗杯子,事實上水瓶應該每天至少清洗一次,使用溫熱水搭配洗碗精,用軟毛刷具清潔杯子;邊角也要清洗,瓶蓋與吸管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矽膠圈(瓶蓋內的密封圈)也是細菌藏身的地方,建議拆下來清洗,避免孳生黴菌。洗完晾乾,濕氣容易促進細菌繁殖,因此水瓶清洗後應該倒置晾乾。

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保溫杯的三大重點。高敏敏提供
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保溫杯的三大重點。高敏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