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醫院表示,謝姓少年7歲開始就出現腸胃不適症狀,腹痛、腹瀉、便秘等,媽媽帶著他求診各醫院治療,但都沒有真正的改善,去年開始出現持續性噁心嘔吐狀況,體重明顯下降,169公分的他3個月內體重從52.5公斤下降到48公斤,媽媽上網搜尋類似個案治療成功案例,才從北部南下到台中找童綜合醫院小兒外科郭敏勇主任診療。

熱門新聞:九州案再開庭!林明佐延押2個月 陳政谷拒3.5億保金「願被押」

郭敏勇主任問診後,先安排少年住院進行詳細的相關檢查,確認少年罹患了上腸系膜動脈症候群,還出現出血性胃炎,以及輕度迴腸炎合併局部結節性增生。郭主任建議可進行達文西十二指腸空腸繞道吻合手術,少年與媽媽討論後決定藉由手術改善長久以來的困擾與痛苦,術後恢復良好,住院7天即出院返家休養,迄今3個月終於可以回歸校園生活,並且重拾久違的笑容。

少年的媽媽表示,孩子因為常常喊肚子痛而一直跑醫院請病假,曾經有整整一年時間無法好好去上學,自己也無法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擾。當時中、西都跑遍了,大部分醫師在診療與檢查後都說沒問題;也遇過醫師診斷表示是血管壓迫造成,是罕見的疾病,文獻上雖有記載,但沒有實際治療成功案例;還有醫師說把孩子養胖就好了,更有醫師建議用鼻胃管灌食來治療;如今手術後復原非常好,飲食、排便正常,2年多沒有血色的嘴唇也恢復了紅潤,每天也很愉悅的去學校上課。

郭敏勇主任指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罕見且診斷不易,罹患機率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並且以女性多於男性。人體十二指腸會經過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之間的夾角處,當原本撐開夾角處的堆積脂肪減少、消失或先天結構異常時,就會造成十二指腸遭兩動脈夾住而形成腸阻塞,所以食物無法從胃進入腸道,導致胃與十二指腸嚴重擴張,症狀以肚痛、腹脹、嘔吐與食慾不佳等,嚴重時則會造成膽汁嘔吐、體重驟降、營養不良、電解質異常或腸壁壞死等。

郭敏勇表示,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的孩子,常因為不定時的腹痛、想吐等症狀發生,常被誤認為是不想上學的藉口,不僅造成孩子的痛苦,家長也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個案少年與媽媽因為想要儘快恢復健康,且術後也能即早回到學校上課,建議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手術,避免傳統手術在腹部留下大傷口,少年腹部只留下三個小切口,手術將十二指腸阻塞的前段處打開直接與空腸做吻合,使其食物能直接從胃部進入腸道使之營養正常吸收。

郭敏勇主任呼籲,若孩子飯後出現腹脹、腹痛或伴隨噁心情況,就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診視與檢查,早期治療避免合併症或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成長,也減少全家人精神上受到病痛的折磨。

黃色箭頭所指處即為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夾住的十二指腸。院方提供
黃色箭頭所指處即為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夾住的十二指腸。院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