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以「不是致敬,是消滅」為題表示,因為近日被吉卜力的圖像洗版,讓他再看了一次宮崎駿的「風之谷」,還看到當年同學談論那些他錯過的「養眼鏡頭」。

李忠憲認為,宮崎駿本人看到這樣AI生成的現象應該非常不開心,因為他對創作始終懷有極高的倫理標準,也曾在紀錄片中談及對AI生成動畫的看法,表示:「我非常厭惡這種東西,這是對生命的侮辱。」李忠憲覺得,宮崎駿的作品核心始終關注人性、生命,和情感,而非冷冰冰的「機器模仿」。

李忠憲更援引宮崎駿本人曾經說過的話,認為:「電腦動畫缺乏的是『失敗』,而失敗是讓角色成為人的關鍵。」身為電機系教授的他,似乎十分認同宮崎駿看待AI圖像的看法,認為雖然AI能做到完美對稱,和無瑕疵的圖像生成,但正如宮崎駿所說的:「真正打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微妙的不完美。」

他認為這是人工智慧可怕之處,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合作消滅了吉卜力,他更因此悲觀表示:「我覺得未來沒有宮崎駿了!」

該文至截稿為止,已逾一萬人按讚,有人也發現,當社群河道上滿滿都是AI生成的吉卜力圖像後,只感覺到吉卜力被徹底標準商品化,讓人反感。但也有網友認為,AI其實不會消滅吉卜力,認為AI所生成的圖,還是會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應該就是宮崎駿説的缺乏人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