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引發心血管疾病猝死!OHCA暴增近1500人
根據消防署數據,去年(2024年)12月9日至今年1月14日,已有1475人發生「OHCA」。「OHCA」通常是指患者在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但尚未被醫師診斷為死亡,也就是一般民眾可理解的無生命跡象,或稱「猝死」。
想要避免寒冷第一殺手「OHCA」,遇上成大家醫科主任吳至行指出,寒冷天氣會導致心血管、腦血管及胸腔肺部疾病惡化,心肌梗塞、中風、氣喘、氣管炎等問題頻傳。天氣冷導致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佳,增加心血管阻塞與凝血風險,特別是三高患者、糖尿病患和長者,更容易因血管狹窄、血流不暢而引發OHCA。
急重症專科醫師陳威龍也提醒,天冷時血管收縮,心臟負擔加重,容易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主動脈剝離,這也是寒冷天氣殺手之一。陳威龍強調,寒冷刺激可能導致交感神經,使心跳加速、血壓上升,進一步提高心臟負擔。特別是清晨和夜間氣溫最低的時段,更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時段。醫師建議,早晚外出應做好充分保暖,避免突然暴露於低溫環境中。
年輕時沒事不代表現在沒事 小心酷寒殺手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年長者、肥胖族群及有家族病史的人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吳至行表示,這些族群的血管健康較差,寒冷天氣會進一步削弱身體耐受力,增加突發性疾病風險。年輕人若自恃健康,忽略家族病史或不定期體檢,也可能因氣溫劇降、熬夜等因素導致OHCA。
陳威龍醫師也說明,肥胖者因脂肪堆積導致血管彈性較差,血液流動受阻,特別容易在寒冷天氣中發生心血管意外。糖尿病患者則因血糖控制不佳,血管容易硬化,面對低溫更需謹慎。
陳威龍醫師直言,許多人會覺得年輕時遇上寒冷天氣忍一下就好了不會怎樣,但事實上身體的耐受力早就大不如前,甚至臨床上有一些民眾遇上OHCA的警訊,如肢體無力、頭暈,但想說沒事撐一下就好,不到一小時內OHCA殺手就找上門,可說是最遺憾的代表。
洋蔥式穿法你懂嗎?3處保暖就可保命
醫師建議民眾採取「洋蔥式穿搭」,保暖重點放在脖子、耳朵與四肢,外出時戴帽子、圍巾與口罩,口罩不僅防疫也能保暖。睡前泡熱水、穿襪子可避免抽筋,冬天泡溫泉時也應逐步適應水溫,避免溫差過大造成心血管意外。
吳至行指出,一班台灣民眾雖然平時習慣較為溫暖的天氣,但是遇上寒流來襲時,可以參考住在高緯度地區的民眾的穿搭方式,舉例來說,北方地區的民眾有有戴帽、圍巾、頭套、口罩的習慣,都是很好的保暖穿法。吳至行特別建議高風險族群要針對脖子、耳朵進行保暖,同時也建議長者日常可以多配戴口罩,不只保暖更可以預防冬天容易流行的流感、新冠病毒。
泡溫泉也可能猝死 中醫4大藥材食補驅寒
針對保暖部分,中醫師劉禮維也分享,提醒民眾若睡前可泡熱水、穿襪子可避免抽筋,冬天泡溫泉時也應逐步適應水溫,避免溫差過大造成心血管意外,也多喝溫熱飲品,並食用蔥、薑、蒜等辛香料驅寒。食補方面推薦枸杞、黃耆、紅棗、肉桂與薑黃,有助於體內保暖。
針對虛寒體質者,可用熱敷暖和風門與肺俞穴,達到「溫養」與「防護」效果。醫師也提醒,長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單獨外出,尤其是清晨與夜間,並隨身攜帶保暖用品,降低低溫對身體的衝擊。
流感高峰單週14萬人求診 入冬已40人重症亡
冬天除了心血管疾病外,近期也是流感流行期。根據疾管署數據,2024年12月10日至2025年1月14日,共有40人因流感重症離世。急診醫師陳威龍提醒,冬季是流感高峰,病毒活躍易引發下呼吸道感染與肺炎,尤其是三高患者、長者、肥胖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後併發症風險高。
陳威龍建議高風險族群盡早接種流感疫苗,搭配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流感病毒變異快速,感染後症狀嚴重,需及早服用抗病毒藥物。若出現高燒、肌肉痠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篩檢,避免病情惡化。
陳威龍指出,流感病毒變異快速,感染後症狀嚴重,需及早服用抗病毒藥物。若出現高燒、肌肉痠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篩檢,避免病情惡化。黃醫師也建議,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密閉空間,降低感染風險。
強化免疫力 維持健康生活習慣
陳威龍醫師表示,每年冬季,流感病毒活躍,特別是在農曆新年期間,親友間的互動增加,更容易讓病毒傳播,且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感染後可能影響下呼吸道,導致痰液不易排出,進而引發肺炎、肌肉痠痛和全身無力等症狀。
想要降低得到流感的機率,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別建議高風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肥胖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以及6個月至未滿18歲的兒童青少年,應盡早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酷寒保健 防流感與心血管疾病威脅
面對寒冷天氣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與流感病毒威脅,入冬以來民眾應多加留意自身與家人健康,積極採取防寒與防疫措施。透過適當的保暖、規律的生活習慣以及及時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與流感,才能平安避免2大「酷寒殺手」保平安度過這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