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此舉被視為一場高風險的外交賭注。自貿易戰爆發以來,川普多次在與中國的交鋒中受挫,這次讓步再度引發外界質疑:美方是否會重蹈過去「以退為進卻無所獲」的覆轍。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芬太尼協議表面上代表美方取得成果,但歷史經驗顯示,中國對此類協議的履行紀錄並不樂觀。川普過去也曾多次抱怨中國「言而無信」,包括在2024年宣布加徵關稅時,曾指責北京對毒品問題「毫無結果」。

中國的策略性勝利

中國則在此次峰會中展現出靈活的談判策略。北京不僅成功換取美方減稅,還維持部分稀土出口限制與市場管制措施,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持續保有關鍵影響力。

儘管中方同意撤回部分新頒布的稀土出口禁令,但核心的初步管制措施仍然生效。TikTok在美國的最終命運仍未明朗,北京也未在峰會後確認達成具體協議,僅表示「將妥善處理」相關問題。

為何此時讓步

儘管中國過去多次未履行承諾,川普仍選擇在此時緩和態度。專家指出,芬太尼問題在美國國內壓力極大,而中國近年確實展現出部分合作姿態——包括新增受控化學品名單、打擊黑市販售原料等行動。

根據美國緝毒署(DEA)今年的報告,芬太尼純度下降、查獲量減少,顯示製毒網絡在獲取原料上遇到困難。川普因此稱讚中國「採取了非常有力的行動」,並表示相信雙方能在此議題上合作。

與盟友關係恐受衝擊

然而,這項協議也可能引發地緣政治反彈。美國對芬太尼課徵關稅的另外兩個國家——墨西哥與加拿大——同樣為限制毒品流入美國採取行動,卻眼見華府對中國減稅,對自身則威脅加稅。

來自加拿大的芬太尼占美國進口總量不到1%,卻可能因政策不一致而被牽連。外交觀察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改善美中關係,卻激怒美國最重要的盟友與貿易夥伴,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區域信任與談判地位。

短期通膨利好,長期戰略未明

關稅調降對美國內部經濟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長期高關稅推高物價,壓縮消費者支出;任何幅度的減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通膨壓力。然而,若中國未履行承諾,美方恐再度陷入「讓利無果」的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決策突顯其一貫的交易式外交思維——以短期成果換取選前政績,但可能削弱美國在全球經貿體系中的長期戰略優勢。

 這場以芬太尼為名的談判,實則是美中貿易權力再平衡的延續。川普試圖以經濟讓步換取安全議題上的合作,但歷史顯示,美方或將再次陷入「短期緩和、長期受制」的循環。美中關係或暫現曙光,但暗潮依舊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