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報導,在這項被譽為同類型中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中,科學家分析了近20萬名憂鬱症患者的DNA,以找出共同的基因「標記」。

根據澳洲貝格霍菲爾醫學研究中心(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主導的計畫,女性與憂鬱症相關的基因標記數量幾乎是男性的兩倍。

研究人員湯瑪斯(Jodi Thomas)表示:「女性罹患憂鬱症的基因成分比男性更高。」他說:「分析男性與女性共有且特有的基因因素,讓我們能更全面掌握憂鬱症的成因,並為個人化療法開啟大門。」

長期以來,外界已知憂鬱症在女性中更常見,但其生理學成因仍然是個謎。

根據發表於同儕審查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女性與憂鬱症相關的基因標記約有1萬3000個,而男性則有7000個。其中部分基因變化可能改變與新陳代謝或荷爾蒙生成相關的生物途徑。

湯瑪斯說:「我們發現一些基因差異,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女性憂鬱症患者更常出現新陳代謝症狀,像是體重變化或能量水平改變。」

研究人員密契爾(Brittany Mitchell)表示,這些發現可能改變女性憂鬱症的治療方式。

她說:「到目前為止,關於憂鬱症為何在男女之間影響不同,包括基因可能扮演的角色,還缺乏一致性的研究。」

「有愈來愈多的報導指出,許多目前開發中的藥物,以及我們迄今所了解的研究,大多數是以男性或男性參與者為中心。」

臨床憂鬱症或重度憂鬱症是全球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各地有超過3億人罹患憂鬱症。(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