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一直努力將北京塑造成國際舞台上的大國角色——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要成為外交重量級玩家。他強調中國作為穩定貿易夥伴的地位,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則破壞了全球經濟關係。如今,當美國總統仍無法與普丁達成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協議時,習近平正準備在北京接待普丁。
金正恩的參與是一項意外宣布,但同樣意義重大。上週,川普在與南韓總統會晤時表示,他希望再次會見金正恩。他上一次與這位隱居的獨裁者進行的外交嘗試,雖然舉辦了兩場引發全球矚目的峰會,但未能取得突破。如今川普暗示,他還想再試一次。
同時,習近平正在釋放訊號:在這場地緣政治的博弈中,他或許握有關鍵牌。雖然影響有限,但他對金正恩與普丁的影響力,可能在任何協議中發揮重要作用。
9月3日的閱兵式將展示中國的軍事力量,以紀念日本在二戰投降、結束對中國部分地區的佔領80週年。但如今,習近平也把這轉變成另一種展示——而時機至關重要。白宮已暗示,川普可能在10月底訪問該地區,並願意與習近平會面。
屆時有許多議題可談,從久候不決的關稅協議、TikTok在美國的出售案,到北京能否說服普丁在烏克蘭同意停火甚至更多。現在,習近平已與金正恩、普丁會晤過,這讓他與川普會面時,不會顯得被排除在外。憑藉他與這兩位領導人的密切關係,他甚至可能掌握美國總統沒有的訊息。
在西方眼中,俄羅斯與北韓都是被孤立的國家。金正恩因其核武計畫長期遭到譴責,而他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引發新一波譴責。因此,這次受邀出席北京閱兵是重大突破——上一次北韓領導人參加中國的閱兵典禮已是1959年。
自2019年(中朝建交70週年會晤)以來,習近平與金正恩之間鮮有公開接觸。2018年,金正恩在與川普舉行核問題峰會前,首次造訪的國家也是中國。近期,北京似乎刻意保持距離,對於莫斯科與平壤日益加深的同盟關係不甚積極。
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表面保持中立,並呼籲和平解決,但美國及其盟友指責北京透過供應可用於戰爭的零件支持俄羅斯。有分析曾懷疑,隨著金正恩與普丁關係加深,中朝關係可能出現裂痕。但金正恩下周訪問北京,似乎證明情況並非如此。
對金正恩而言,這段關係難以割捨——北韓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後者提供近九成的糧食進口。與普丁、習近平以及印尼、伊朗等其他領導人同台,對他來說也意味著合法性。
對習近平而言,這是與華府交手時的重要外交籌碼,尤其在與川普可能的峰會前夕。中美正持續進行談判,希望達成協議以避免惡性關稅衝突與貿易戰。雖然90天的暫停期還在進行,但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習近平勢必希望手上有最強的籌碼。
他有不少可供交換的籌點:過去在川普試圖與金正恩會面時,中國曾提供協助。習近平這次會再度出手嗎?或許更重要的問題是,中國能在結束烏克蘭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