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指出,美國務院日前才刪除台灣頁面中關於不支持台獨的表述,分析指出美國務院的措辭「貓膩」,顯示川普政府第二任任期的關注重點。
前任總統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務院網站的話原為:「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關係的框架。」但在目前的中國頁面寫道:「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與中國關係的框架。」
美中雙方在1972年、1979年和1982年簽署的美中三項聯合公報,均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正式名稱。
美國務院對《日經亞洲》回應:「國務院定期更新網站和簡介頁面。中國頁面的更新旨在反映當前政府的政策和重點,涵蓋與中國及美中關係相關的內容。」
另外分析家也指出,這份簡介頁面也明顯體現出政策優先事項的轉變。拜登政府時期,美國注重的是與盟友和夥伴密切合作,從「實力方面」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新版頁面則改為,美國將「依循對等與公平原則」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頁面還完全刪除有關美國對中國援助的內容,例如保護西藏文化、支持環境保護以及推動法治等計畫。
頁面中關於雙邊經濟關係的部分則擴展三倍,新增內容指出,美國在2023年對中國的商品與服務貿易逆差達2520億美元,並強調中國經濟「是全球投資最具限制的環境之一」。
此外,頁面明確表示,「美國致力於遏制中國的侵略行為,打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政策,反制中國的惡意網路活動,終止中國對芬太尼的全球販運,減少中國對國際組織的操縱,並推動對中國在國內及全球範圍內侵犯人權行為的問責。」
與此同時,國務院上周決定刪除台灣頁面中「不支持台灣獨立」這段話,引發兩岸的關注與回應。
我國外交部長林佳龍對「展現美台關係的支持與正面立場」表示歡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則批評華府「嚴重倒退」,並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
一位匿名川普政府官員對《日經亞洲》表示:「現實是,我們認為公開表明這個立場沒有幫助。」該官員指出,介紹頁面的其他部分已提到,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並表示這段表述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