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居住在多倫多的奈許某天午睡醒來後,感到「困惑」,並經歷了記憶喪失,她無法認出她的伴侶——32歲的雅各比(Johannes Jakope),也不記得自己有個年幼的女兒。
她多次將雅各比誤認為共乘車司機,甚至完全忘記自己有孩子,還一直稱她為「那個小孩」,「我叫我的女兒『那個小孩』,我想對她來說一定是個震撼的經歷。我會說:『我有孩子?我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孩子!』」
皮萊過去曾遭受頭部創傷,她認為最近的一次頭部受傷可能引發了這次失憶,但她對此毫無記憶。後來,她去看了神經科醫生,確診為腦震盪,並可能曾多次癲癇發作,導致記憶喪失,「我只能保留大約20%的新記憶——如果你問我兩天前做了什麼,我可能只能茫然地看著你,然後希望你給點提示」。
然而,在雅各比的陪伴下,她逐漸康復,「我的健康狀況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當人們問我過得如何時,這其實很難回答。有時候,我感覺幾乎恢復正常,但有時候,我完全無法起床,甚至糊塗到連對話都無法跟上。」
儘管如此,她還是再次愛上了雅各比,因為他一直悉心照顧她,甚至學會了幫她編辮子,「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始終知道他是我的安全依靠。他依然是那個我會選擇陪我去看醫生、幫助我洗澡的人。所以,很自然地,即使在我這樣的狀態下,我還是想嫁給他。」
雅各比最終向她求婚——儘管一開始,由於她的狀況,她無法合法同意——而這對戀人也在2024年3月迎來了一個兒子。
「許多人都說我們的故事就像電影《我的失憶女友》或《愛重來》,我確實能理解這種相似之處——畢竟,我的確再次愛上了他,而且很可能會一直如此,」她說。
皮萊仍然受到頭痛、顫抖等後遺症的影響,她仍在尋找能「讓生活變得更輕鬆」的治療方法。
奈許的故事,如今成為紀錄片影集《50,000次初次約會:一個真實的故事》(50,000 First Dates: A True Story)的主題,該片將於2月11日在Amazon Prime Video首播。
奈許受訪時說:「經歷這些事情本身已經很不容易,但看到它們被轉化為一個具體的故事,並在更大規模上被講述,感覺真的很不真實。」她表示,「最重要的,還是能提高人們對這類情況的認識。」
這部紀錄片影集記錄了皮萊與多倫多大學的一名神經科學家的會面,該學者對她的狀況進行了研究。她表示,這次會面「既令人興奮又讓人害怕」。
她說:「我已經拿著這些結果去找了多位神經科醫生,希望能拼湊出一個治療方案。但不幸的是,我們對人類大腦仍然了解有限,所以現在的治療方式更像是在亂槍打鳥,希望能有一個奏效的。」
她坦言,自己花了很大的勇氣才決定在鏡頭前敞開心扉,但她對此「非常慶幸」。
她表示:「很長一段時間,我因為診斷不明確而感到羞愧,我知道有些醫生甚至不完全相信我。」但現在她「開始意識到這種經歷其實比想像中更常見」。
「我也希望這部紀錄片能讓大家明白,現實生活並不是電影——它是混亂的、不確定的、不完美的,而這一切都沒關係。」
從她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經歷後,她表示有許多人向她表示,因為曾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他們「感覺被看見了」。 她說:「這真的讓我感到無比謙卑。這是我年輕時希望能看到的故事,而現在能成為別人的聲音,對我來說是一種榮耀,我絕不會輕視這份責任。」
![奈許(左)對伴侶雅各比的記憶,每天都得重頭來過。翻攝NY Post](https://static-cdn.nextapple.tw/prod/2025-02/46614109965030295C125E3B89C719BF/f90bcdec2e12b7cf58e01295ecf382fd_1280.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