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雪松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的泌尿科教授艾伯爾博士(Dr. Karyn Eilber)表示,淋浴時噓噓「這比較是個人偏好問題,有些人不喜歡把清潔身體的地方與排泄的地方聯繫在一起」。

CNN報導,根據泌尿科專家的說法,淋浴時小便不太可能引發健康問題,也不太可能堵塞排水管。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將淋浴當作臨時馬桶可能並不是個好主意。

對骨盆底肌肉的影響

反對女性站著小便的一個常見說法是,這種姿勢無法讓骨盆底肌肉放鬆,導致強行用力和膀胱無法完全排空。然而,紐約市現代泌尿科的首席醫師、舒斯特曼博士(Dr. David Shusterman)表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控制膀胱尿液流出的兩組肌肉被稱為尿道括約肌,其中一個位於膀胱底部,另一個靠近骨盆底部。舒斯特曼博士指出,當人們試圖用力排尿時,骨盆底肌肉確實會變弱。這是因為強行用力會使括約肌收緊,並對骨盆肌肉和膀胱施加額外壓力,反而讓排尿變得困難。

舒斯特曼博士解釋,可以透過在淋浴時排尿來避免這種用力排尿的情況,「在溫暖的淋浴中,你很容易放鬆括約肌,讓尿液自然流出,與其說在淋浴中排尿不健康,我反而認為這是健康的」。

排尿與感染

艾爾伯博士(Dr. Karyn Eilber)指出,當患有感染(如尿道感染,UTI)時,尿液可能會受到細菌污染。不過,如果一名患有尿道感染的人在公共淋浴間排尿,其他人不必過於擔心會因此感染,因為淋浴水會沖走尿液,「我更擔心的是踩到淋浴間的霉菌或真菌,而不是有人在公共淋浴區小便引起感染」。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細菌可能在排尿過程中被困在皮膚上。他補充說,淋浴有助於清除尿液殘留,降低相關風險。

皮膚感染風險低

由於淋浴時尿液會被水沖掉,艾爾伯博士表示,尿液落在腿上或腳上通常沒有問題。然而,如果尿液接觸到開放性傷口,則存在低風險的感染可能性。舒斯特曼博士指出,尿液是細菌和真菌的養分。如果尿液落在傷口上,可能會促使細菌滋生,延緩傷口癒合,進而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他建議在傷口上使用濕敷料,以保持其清潔和乾燥。

聽到流水聲時的排尿衝動

舒斯特曼博士指出,如果經常在淋浴時排尿,可能會形成將流水聲與排尿衝動連結的心理條件反射。由於這兩件事經常同時發生,大腦可能會將流水聲與放鬆膀胱和尿道括約肌聯繫起來,導致聽到流水聲時不自覺地漏尿。

不過,艾爾伯博士表示,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連結並不是大問題,他們只是覺得在淋浴時排尿很方便。然而,對於已經患有膀胱過動症的人,流水聲可能成為觸發因素,誘發非自願性漏尿。這類人聽到水槽、馬桶或淋浴的流水聲時,會感到更強烈的排尿衝動。

避免形成條件反射

如果想消除流水聲與排尿衝動的連結,艾爾伯博士建議在打開淋浴之前,養成先排空膀胱的習慣,以避免漏尿。對於聽到流水聲就有排尿衝動但卻無法順利排尿的人,舒斯特曼博士建議尋求醫生評估,檢查是否患有尿失禁。泌尿科醫生可以提供針對放鬆膀胱及強化骨盆肌肉的治療方案。

避免在浴缸和熱水浴池中排尿

雖然在淋浴時排尿問題不大,但在浴缸或熱水浴池中則不建議這麼做。舒斯特曼博士指出,溫暖的靜止水環境是細菌和真菌的溫床,當你坐在浴缸中時,細菌進入尿道的風險會增加。

在浴缸中排尿會加劇細菌滋生,因為尿液為細菌和真菌提供了更多的養分。他補充道:「尿液對我們而言是廢物,但對細菌和真菌來說卻是食物。」舒斯特曼博士建議,在泡澡後再排尿,以降低感染風險,並沖洗掉任何可能進入膀胱的含菌水。

總而言之,選擇在哪裡「解決」其實沒那麼重要,關鍵在於什麼時候進行。舒斯特曼博士建議,人們應該在膀胱充盈時排尿,通常是當尿液量達到400至600毫升之間。因此,如果你在洗頭時有尿意,不要硬憋著。節省一分鐘,順便完成這項「多工任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