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近年積極推動「數位孿生平台」與「TM AI+系列」產品,鎖定工業4.0應用生態,將AI手臂與視覺識別擴展至自主路徑規劃、品質履歷與虛實整合。營運長黃識忠指出,協作型機器人(Cobot)不同於傳統工業機器人,能在非結構化環境與人協作,部署空間小、彈性高,適合多品項、小批量生產,可打破傳統應用市場。
達明在AI與視覺技術上持續進化,結合AI視覺進行位置補償、產品序號收集與AOI檢測;品質履歷功能則透過AI分類、物件偵測與OCR,為每件產品建立可追溯數位履歷,降低製程錯誤並防偽。自主路徑規劃能即時避障,虛實整合的Virtual Commissioning軟體則可在導入前模擬,大幅縮短時程。
公司亦推出「Instant Cobot」方案,主打零整合負擔、快速部署,適用堆棧、CNC加工、AOI檢測等場景。其TMflow軟體將手臂、視覺與人機介面整合於單一平台,內建AI視覺與預校正功能,降低導入成本;針對特定需求,並有TM Palletizing Operator與TM Welding Operator Kit等標準化方案,強調「即買即用」。

在應用上,達明已取得SEMI S2認證,穩固半導體產業地位,並拓展食品、餐飲、製藥與醫療等領域。其輕量化與安全特性也被導入廚務及食品加工,並探索結合自主移動機器人(AMR)以延伸物流與巡檢應用。
技術策略方面,公司以no-code理念推動AI工具化,透過TM AI+ Trainer讓使用者免程式即可標註、訓練與部署模型,並開發OCR、刮傷檢測、箱體識別等通用型AI模型,推動雲端自動化訓練與部署,加速智慧製造落地。
法人指出,達明全球銷售遍及50餘國,外銷比重逾85%,市場涵蓋日本、歐洲、北美,並與歐姆龍合作擴大通路;在南韓、中國、日本、泰國、美國與荷蘭設據點,提供在地即時服務。憑藉技術創新與完整布局,未來營運成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