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2025年第二季合併營收202.3億元,季增4.4%,年增1.7%,創歷年同期第三高;營業毛利率25.3%,營業淨利率14.0%;稅後淨利17.3億元,稅後淨利率8.5%;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為7.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率3.6%;每股盈餘(EPS)為1.17元。
中美晶今年上半年營收為396億元,年增0.04%,創歷年同期次高;營業毛利率25.7%,營業淨利率14.5%,稅後淨利35.3億元,稅後淨利率8.9%;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為14.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率3.7%;EPS 2.37元。
中美晶說明,因應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以及企業對綠能需求的急遽攀升,中美晶積極展開組織改造,明確劃分製造與服務兩大關鍵領域,讓未來成長路徑更加清晰,太陽能電池製造事業分割至新設子公司「續日股份有限公司」,電廠與綠電服務則由「續升綠能股份有限公司(原旭仁)」承接,兩家公司皆為中美晶100%持股,以便各公司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擬定最適化的成長策略,並提升對市場與客戶需求的反應速度。
中美晶總經理陳振乾說明,目前能源轉型受到3股力量推動,包括政策與法規、資本市場跟金融市場,以及供應鏈跟價值鏈。中美晶雖以矽晶圓材料製造起家,本質是一家製造業公司,但在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下,公司已逐步發展為「製造+服務」雙軌並進的企業,不僅守住矽晶圓本業,更積極拓展再生能源服務,協助企業用戶降低成本與風險,創造股東價值。
中美晶藉由一系列組織重整,打造「續升」為集團再生能源服務的大平台,完整涵蓋綠電相關服務,從開發、售電到儲能、節能,建立全方位的智慧能源生態系。
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也指出,從能源製造業、能源服務業來看,服務的營收成長速度是比較快,儘管毛利率較低,但是需要投入的資本支出也比較小,投資報酬率高於製造業,目前已簽約訂單超過160億度,且持續增加中,目前已建置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近500MW。
除了能源服務業,中美晶仍維持製造本業的競爭力,全球可行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印度與台灣,公司將鎖定這三大區域,並與印度大型再生能源集團合作,強化製造端布局。陳振乾也指出,公司就是用電大戶,更了解客戶需求,中美晶將不只是材料供應商,更要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推手。
陳振乾總結,中美晶將持續聚焦「再生能源、半導體、車載平台」三大核心,並透過控股平台角色,協助子公司包括宏捷科、朋程、台特化等尋找策略合作與投資標的,推動子公司自主成長,加上集團協助成長的營運模式。

至於環球晶成為蘋果美國製造供應鏈,徐秀蘭解釋,這不是環球晶第一次打進蘋果供應鏈,因為蘋果供應鏈遍布全球,像是台積電等客戶都有供應產品,但這次是蘋果主動點名,強調要用美國供應鏈的晶圓,由於環球晶是美國唯一供應先進技術的矽晶圓公司,這等同於是鼓勵美國供應商使用環球晶的產品,至於合作方式,目前還在討論,但要盡快讓美國廠商通過認證,一旦通過就能讓更多產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