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指出,例如我國輸美工具機原MFN稅率4.7%,疊加後稅率達24.7%,與今年4月5日實施的10%對等關稅算法一致。
農漁產品、紡織、塑橡膠及自行車等傳產首當其衝。原本零關稅的香蕉、蘭花等部分特定農產品,新關稅直接提升至20%;紡織品原稅率10%至20%、塑橡膠3%至6%、自行車5.5%至11%,同樣須加上20%對等關稅,分別變成30%至40%、23%至26%、25.5%至31%。至於科技業部分,雖然川普宣布半導體關稅為100%,但若企業承諾或已在美設廠則可豁免,台積電等在美投資業者有望受惠。不過,經濟學者警告,若半導體關稅廣泛適用,恐引發晶片短缺並衝擊台灣經濟。
經濟部補充,對於在途貨品,若在美東時間8月7日凌晨0時1分(也就是台灣時間8月7日中午)前裝船,並於10月5日前報關進口或自保稅倉儲提領報關,適用稅率為原10%對等關稅加MFN等稅率。
為協助業者掌握最新規範,經濟部國際貿易署8月5日晚間已舉辦「美國對等關稅線上說明會」,吸引3,000家業者參加,針對實務通關問題將於本月13日晚間加辦「美國通關實務說明會」。行政院經貿辦表示,台美談判尚未完成總結會議,後續若達成協議,稅率仍有調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