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滙率於今年第2季升值3.28元,幅度高達10.97%,是史上最大單季升幅,衝擊國內中小企業營運,尤其是以出口為主的4.6萬家中小企業。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今主持「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匯率風險」說明記者會,現場中企署長李冠志、產發署副組長邱明良、簡任技正鄭先佑,以及貿易署主秘戴婉蓉等主管均出席。

基於新台幣升值是中長期趨勢,何晉滄表示,任務小組將以三個月為一期並將視匯率波動狀況而定,若波動繼續、任務小組也會繼續,以為協助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因應匯率波動,並與八大公股行庫合作,加強宣導常用匯率避險工具,期望將在最快時間內能夠進一步協調金融機構與主管單位,簡化相關避險工具程序以及避險工具費用。

李冠志表示,依據財政部的資料,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約有4.6萬家,其中又有8成採美金計價,將受匯率波動衝擊,上半年出口接單目前除了電子資通訊等ICT相關產業接單有成長外,機械、紡織、金屬製品、塑橡膠等都面臨壓力。

李冠志指出,將協調國內公股行庫給予避險工具,包括遠期外匯、外匯選擇權,並在公銀行庫、中企署、工業會、商業會網站中,上架關於避險工具的懶人專區,方便查詢以使中小企可進一步了解,鼓勵自然避險並希望企業採用「同一幣別收付」,降低匯兌風險。

此外因相關避險措施需要成本,經濟部昨與公股行庫協商,希望他們整理並提出成本最低、手續最簡便的商品,降低相關費用、簡化申辧手續。李冠志表示,簡化相關流程部分,的確牽扯制度面,經濟部將在最短時間內與金管會、央行、八大公股等單位協調,就避險需求流程給予簡化空間。何晉滄表示,經濟部跟金管會等單位有溝通平台與定期會議,相關避險工具會在既有規定下,拓展便利性。

經濟部另在「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網站中,開設針對匯率風險的線上課程,鼓勵國內中大型企業優先採購國內中型企業的服務與商品。何晉滄表示,任務小組初期希望能每天開會,了解匯率波動及相關產業,希望政府協助議題,「初期希望開會頻率頻繁,後面再視匯率波動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