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錤發文表示,有兩件事理應能帶動科技業投資人的信心:2025年訂單與成長能見度高,或市場高度認同的新趨勢,台積電與特斯拉(Tesla)分別是前者與後者的最佳代表。郭明錤指出,台積電2Q25成長動能好且2025年財測目標不變。在電子業中很難找到訂單與競爭優勢的能見度優於台積電的企業,甚至連大客戶Apple與Nvidia的能見度都低於台積電。

至於特斯拉,郭明錤認為,Tesla的1Q25業績不佳已反映在股價上,近期基本面仍會承壓於關稅。儘管如此,Tesla擁有自動駕駛與機器人這兩個市場高度認同的新事業,且可預期CEO Elon Musk將在即將到來的法說上極力宣傳這兩個新事業。

台積電在法說會指出,隨著海外廠區開始營運,在未來5年時間,預估產能啟動前期將對整體毛利率帶來每年約2%至3%的稀釋影響,並在後期擴大至3%至4%。

郭明錤解釋,在先前的計算中,根據美國產能佔比與毛利率,推算美國廠對台積電整體毛利率之影響是減少1.5-2%,但台積電卻指出,考慮到美國廠對毛利率的稀釋,長期毛利率展望是維持在53%以上(對比1Q25是58.8%),負面影響高於先前推估,原因在於台積電還考慮了通膨跟關稅造成的成本。

郭明錤認為,台積電幫大家示範,台積電幫大家示範,通膨跟關稅對毛利率潛在的影響該如何計算。如果要把這邏輯套用在其他廠商,還要先考慮到台積電是有能力對客戶漲價的。郭明錤也在跟網友的互動說明,如果知道美國對毛利的稀釋,就等同間接可大略量化,台積電覺得通膨跟關稅對毛利率的影響,該如何計算。這應該是現在很多buy side跟分析師在評估每間公司未來財務模型的重點。

至於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這次法說會清楚表明,沒有跟任何公司有合資或技術移轉的規劃,直接粉碎市場上不斷有與英特爾合資晶圓廠的傳聞,郭明錤表示,這就是為何之前他說,市場相關謠傳都是「腦力激盪」 ,還提及「我可能是唯一用腦力激盪這個詞來形容市場相關傳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