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勝成立於1986年,以2024年產品營收結構來說,半導體與醫療為營運雙核心,半導體研磨墊與耗材佔比最高,達55.31%,主要應用於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涵蓋矽晶圓、半導體代工、記憶體及先進封裝等領域。醫療與運動產品佔比35.82%,包括知名品牌如Dr. Scholl’s的醫療鞋墊,以及各類運動用品,如滑板與直排輪等。綠色環保材料占比8.87%,涵蓋環保膠黏劑及食品級PU膠等應用,積極響應永續發展趨勢。

以全球市場營收貢獻來看,美國市場占比最大,達35.16%,主要出口品項為醫療與運動產品。中國市場佔29.71%,半導體材料為主力業務,而台灣市場佔29.31%,以半導體應用為主。其他市場,包括歐美與日本,則占總營收的5.82%。

頌勝從化學原料產業起家,並在1992年成立久陞昌、切入健康與醫療產業,因應自有品牌轉型戰略,2000年開始研究如何切入半導體產業,於2002年成立智勝科技,專注於半導體CMP製程與相關耗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並於2003年從力晶獲得第一張12吋晶圓研磨訂單,隨著市場持續發展,從提供給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或是美光、華邦電,甚至是封裝廠日月光等都會使用到頌勝供應的大尺寸研磨墊。

頌勝科技材料朱明癸董事長。呂承哲攝
頌勝科技材料朱明癸董事長。呂承哲攝

頌勝董事長朱明癸表示,頌勝以深厚技術與全球合作夥伴支持業務成長,在半導體領域方面,與IC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記憶體製造及晶圓基板(Si/SiC)相關企業緊密合作,客戶涵蓋台灣、新加坡、美國、歐洲、中國與日本的半導體龍頭大廠,憑藉深厚的技術基礎與精準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協助客戶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

在醫療與運動產品領域,頌勝為全球知名品牌提供優質解決方案,其中美國Dr. Scholl’s等品牌商信賴其專業技術與產品開發能力,建立長期合作開發之深厚關係,開發出產品不僅符合市場需求,更具高度競爭力。頌勝在化工與材料應用方面,亦與多家ODM/OEM合作夥伴攜手開發高效能材料及創新應用,滿足各產業多樣化需求。

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持續升溫,公司將加速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雙管齊下,計劃在2025年增建新廠並擴建台灣研發中心,進一步提升先進技術合作,並應對每年增長25~30%的產能需求。此外,位於中國合肥的新廠將於2026年開始逐步量產,強化CMP產品供應,同時開始試產CMP Soft Pad產線,進軍高毛利軟質拋光墊市場。

智勝研磨墊。取自頌勝科技材料官網
智勝研磨墊。取自頌勝科技材料官網

單一晶片所需CMP的磨次數在早期可能只要十幾次,隨著製程持續微縮,對CMP品質的要求以及步驟數量逐漸提升,以台積電FinFET晶片來說,就需要超過10種材料、30次CMP研磨,2025年量產的2奈米製程需求,將為成熟製程之3~5倍,台積電A16製程的CMP層數甚至達到77道,直接帶動研磨墊等耗材用量的提升,要有效平整晶圓表面,確保後續工藝的精度,且精確控制材料去除,確保厚度均勻、形成高精度的微細結構,並減少表面缺陷,提升封裝結構的可靠性和電氣性能,來實現精確堆疊,確保整合後的表面平整和性能,就顯得相當重要。

除了先進製程,先進封裝中的TSV技術、扇出技術、2.5D interposer和3D IC封裝技術對引線尺寸要求更小更細,會引入蝕刻、光刻等製程,晶背供電(BSPD)技術對晶圓厚度要求高,因此會增加CMP製程,有望成為成長新動能。

根據Value Report資料,2030年CMP材料市場規模達55億美元,CAGR 6.8%,顯見該市場商機龐大。

智勝從原料、配方、生產製造及技術服務全部自行開發,分別在台灣61項、美國39項、中國36項、其他2項,共有13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19項、新型專利19項,奠定公司在研磨墊產業地位。並透過一條龍的設計、研發、生產及管理模式,從原料、配方、生產製造及技術服務,已創造出有別於競爭對手的完整產品技術與服務價值。

頌勝說明,將積極開發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矽光子及先進封裝的創新產品,拓展新市場。同時,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拓展日本與歐美市場,並透過與德鑫半導體控股聯盟的合作,強化海外客戶服務,提升品牌國際能見度,全面推動全球市場布局。

隨著美中對抗格局持續升溫,頌勝表示,這並非突發事件,而是多年來的趨勢,身為半導體供應鏈的一環,台積電選擇赴美加碼投資,頌勝並沒有要在旁邊生產供應客戶的需求,加上這些技術都是頌勝自主研發,並沒有使用美國技術,頌勝將依市場需求配置產能。此外,中國客戶也有降低美國廠商比重的需求,由於美國廠商一直以來市占率都很龐大,這對於頌勝來說也是個很好的切入機會,目前頌勝於中國設有工廠,專門供應中國客戶,台灣工廠則負責非中國市場的客戶。

頌勝預計2025年半導體材料開發,將投入約36.5億元,比從2021年至2024年投入21.2億元總額還多,將鎖定在CMP Soft Pad新產線,由於該產品目前仍由國外大廠壟斷, 客戶主動要求合作,待產線完成、產品認證後,即可量產創造營收,以及投入Ebara半導體製造設備,藉由購置主要客戶使用之CMP商用機台,並於廠內針對客戶使用配置,擬真及貼近客戶使用情境,徹底解決客戶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