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震盪,股票型ETF近週仍淨流入111.22億美元,美、歐、亞市場皆有資金進駐,唯日本、中國、拉美市場小幅流出。產業ETF方面,金融、工業、原物料獲資金青睞,科技、醫療保健、能源則見淨流出。
核心配置方面,預期聯準會2025年降息步調將放緩但方向不變,債券殖利率提升帶來投資價值。建議以美國平衡型及複合債券型基金為核心,同時增持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以參與川普2.0政策帶來的潛在機會。股市配置上,美股漲勢可望從科技七雄擴展至創新科技、美國小型股、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等產業。
富蘭克林股票團隊投資長強納森·柯堤斯指出,Nvidia股價因DeepSeek R1發布大跌,市場對AI基礎設施支出存疑,導致短期不確定性升高。然而,運算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推論運算領域,長期趨勢依舊向好。AI技術提升生產力、降低成本的潛力未因短期波動而改變,軟體產業將因此受惠。
美盛銳思美國小型公司機會基金經理人吉姆·斯托菲爾表示,儘管關稅政策細節未明,但市場對經濟與通膨前景持樂觀看法。預期川普政府若減少監管,將促進市場交易,提升企業併購,基礎建設與晶片製造領域亦可能因政府支出增加而受惠。
美國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進口品課徵關稅,引發新興市場股市震盪,惟隨後關稅實施時程延後,市場避險情緒降溫,亞股普遍收漲。然而,外資仍大舉賣超,多數市場資金流出,台股賣壓最重,達14.18億美元,印度、南韓、印尼亦見資金外流,僅泰國與菲律賓獲外資買超。
通膨與貿易戰不確定性推升避險需求,帶動債市吸金。過去一週,固定收益型ETF淨流入89.95億美元,其中美債與歐債分別吸引64.31億與9.18億美元,亞洲債市則小幅流出。投資等級債ETF流入53.39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ETF亦獲6.43億美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