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雲林口湖鄉的鄭麗文,過去曾任兩屆不分區立委、黨發言人與行政院發言人。大學時就讀台大法律系,就積極投入野百合學運,並在1988年的520農民運動中發表演說,砲轟「國民黨是最可惡的統治者」,號召「推翻國民黨暴政,建立一個我們自己的國家」,當時就非常有自我主張。
大學畢業後,加入民進黨,並在1996年代表民進黨當選第3屆國民大會代表,2000年擔任民進黨青年部副主任,當時前途一片大好,後在2002年因「舔耳」案與綠營決裂,當時綠營上下全力支持涂醒哲,但鄭麗文仍在節目中提出負面揣測,引起黨內不滿。最終舔耳案被證實是烏龍案,民進黨於當年10月8日通過決議鄭麗文停權,鄭麗文後來索性退出民進黨。
之後,鄭麗文獲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邀請加入國民黨,並在2020年,才再度被國民黨列入不分區第5順位。
不過,在國民黨內,許多人其實對這位女主席並不熟悉,鄭麗文過去在國民黨內長年來也並不被視作接班梯隊,且更無「戰功」等勝選經歷,此次首度挑戰黨主席,雖然一舉拿下最高票,但鄭麗文選前曾高喊「我是中國人」,與過去藍營政治光譜相比,確實比過去深藍更「紅」,因此被外界認為,一旦她當選新主席後,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將會有根本上的變化。

可預期的是,鄭麗文上任後,不得不面對包括兩岸議題在內的「3大挑戰」。其一,鄭麗文此次得票數雖然過半數,但總票數只有6萬多,比現任的朱立倫得票8.5萬票還要少2萬票,更是黨員直選以來最少的票數,恐成弱勢黨主席,陷入「令不出黨中央」的問題;另外,鄭麗文雖然提出世代交替、脫離權貴形象等主張,但與黨內傳統菁英路線相觸,加上選舉中,多數縣市長及地方派系支持對手郝龍斌,選後能否團結一致對外也是問題。

其二,選前先過於親中的論調,若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朱立倫、趙少康等路線不同將如何整合,以及若鄭麗文兩岸看法是否可能爆走,因此危及國民黨2026、2028,甚至對兩岸關係與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造成影響,也仍是未知數。
其三,面對緊接而來的2026選戰及2028總統大選,鄭麗文曾拋出,在野陣營應該藍白合作,但2028大選,假設民眾黨拒絕接受九二共識,2028必須「白正藍副」才能獲得白票,否則不能為了合而放棄理念,屆時又該怎麼辦,這些都是鄭麗文不得不面對,也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