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今主持行政院會,要求中央與地方救難人員,以及各級政府工作同仁,務必全力搜救失聯中的國人同胞;他強調,此次災害讓國人再次體會國土韌性與防災體系都必須更強化,更重要的是,對未來類似情況,包含馬太鞍溪及其他河流的堰塞湖,如何做好檢討及處置,將是未來重點工作。
卓榮泰指出,此次不幸罹難者多發生在一樓,除了哀悼之外,必須查明死亡原因,才能更有效改進未來撤離工作。同時,目前仍有大量民眾安置收容中心,應考量並確保民生物資充足、各項藥品充裕、環境維護或遷移至更安全地點等,請前進協調所與花蓮縣政府合力完成改善工作。

卓榮泰表示,為加速復原工作,儘速恢復居民正常生活,行政院已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賴建信次長擔任總協調官,其他多位部會次長擔任協調工作共同進駐,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地方連成一線,共同合作,調度一切可用資源,確保各部會持續對後續變化,均能具應變行為及加速復原重建。
卓榮泰請農業部在天候許可及考量人員安全等前提下,儘速復原在壩頂的水位偵測器,期以科技方式掌握確切資訊。不論透過航拍、無人機空拍等方式,均須完成實地勘查工作,並於確認壩體安全穩定無虞後,才可解除紅色警戒。
此外,卓榮泰也請農業部儘速評估並規劃未來中長程計畫,妥善排出堰塞湖剩餘水量,減少水壓對壩體的影響。在尚未完全處置完成之前,亦須更新各類可能情境模擬狀況,動態調整警戒與應變機制,強化預警系統,適時啟動必要預防性撤離工作,減低災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