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矛盾爆發

第二波罷免投票失利後,民進黨立院黨團矛盾徹底引爆。24日,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副書記長郭昱晴、林月琴、副幹事長林楚茵相繼表態辭職,王義川也宣布不再續任副幹事長。吳思瑤甚至直言,柯建銘多次打電話慰留,但她「都不敢接」。

批判聲浪接連而至。郭國文率先發難,直指柯建銘「假傳聖旨、忽視意見」;林淑芬則痛批「黨團毫無討論,直接下達命令,還威脅跑票者開除」;賴瑞隆表態支持「全面改選」;林俊憲也說,改組已成黨內共識。素來與柯對立的王世堅,更在罷免失敗後送他一包衛生紙,要他「自己擦屁股」。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選邊倒戈。蘇巧慧被問及柯是否該下台時回應,柯的經驗與資歷是黨的重要資產,「其實無人可以取代」;前立委鄭運鵬也聲援說,「幫忙喬事情的人,難免遇到爭議,這時候又嫌他形象不好,這樣怎麼辦呢?」、「何必對柯總召那麼刻薄?」

柯建銘本人面對逼宮仍舊未表退意,並以「七步詩」回應:「大罷免是窮盡一切可能讓國會過半,何錯之有?難道罷團也錯了嗎?」

第二波罷免投票失利後,民進黨立院黨團矛盾徹底引爆,資料照。
第二波罷免投票失利後,民進黨立院黨團矛盾徹底引爆,資料照。

「萬年總召」的崛起與包袱

柯建銘熟稔議事規則、法案功力深厚,歷經陳水扁時代跛腳執政、馬英九執政時的在野困境,也在蔡英文任內的完全執政中擔任關鍵角色,因而獲「萬年總召」之名。他的著作《大局,承擔》中,蘇貞昌讚賞柯「能與各方交好,既能挑戰國民黨,又能溝通互動」、「政治必須耐煩、耐辱,他甚至還能耐操」。蔡英文也回憶,2008年民進黨僅27席立委時,柯總召靠靈活戰術與專業問政,讓少數黨聲音極大化,「這樣的功力,黨內實在不做第二人想」。然而,隨著國會生態改變,柯建銘的「老派總召」模式也面臨挑戰。

柯建銘著作《大局,承擔》。攝影中心
柯建銘著作《大局,承擔》。攝影中心
鍾佳濱憶及,柯建銘過去很柔軟,能與藍營的費鴻泰、王金平談判。資料照
鍾佳濱憶及,柯建銘過去很柔軟,能與藍營的費鴻泰、王金平談判。資料照

鍾佳濱呼籲「重啟新局」 引柯建銘名言提醒自己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提醒,抓戰犯無助解決問題,重點是「重啟新局」,先確立黨團方向與目標,再談人事調整。他說,「至少要清楚黨團自己的定位,不然如何前進?難道處理掉戰犯,戰敗就不見了嗎?」。

鍾佳濱憶及,柯建銘過去很柔軟,能與藍營的費鴻泰、王金平談判,甚至能配合任何幹事長,被各派系接受,柯曾說,「我當總召,誰當幹事長我都可以配合」,表示柯建銘有彈性,能與任何人合作。

鍾佳濱指出,柯建銘的黃金時代是與馬英九執政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談判。他坦言,「跳探戈,是兩人要有差不多的功力,若兩人功力不相稱,探戈也跳得不漂亮,老柯現在可能找不到一個可以與他跳探戈的人」。

鍾佳濱回憶柯建銘曾說過:「國會的少數派唯有透過談判,才有可能取得略大於己方實力的成果,一味的杯葛到底、破壞,甚至拒絕談判,只會讓少數派一事無成,輸到脫褲子」,如今,這句話也像是在提醒柯建銘自己。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會失去功能,很少主持協商、又不主導議事,讓老柯難以接受。資料照
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會失去功能,很少主持協商、又不主導議事,讓老柯難以接受。資料照

學界分析:沒人能接班老柯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指出,民進黨最大困境在於「沒有人能取代柯建銘」。整個黨團乃至政策協調,幾乎全靠「老柯系統」。若此刻換人,恐難有人接得上。

但他也批評,柯建銘對現況判斷失準。藍白陣營如今採「堅壁清野、全面拖垮」戰術,而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會失去功能,很少主持協商、又不主導議事,議程反由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翁曉玲主導,「這讓老柯難以接受,他也沒有認清國會已經是四處放火、不講理的局面」。

目前黨內傳出有意拱出前副院長蔡其昌接任總召,但蔡其昌僅回應「總召改選要到明年二月,沒有什麼好回答的」,即使被問是否願意承擔,他也僅說「承擔是大家需要你,才有你承擔的問題,這不是我能回答的」;至於被點名接任幹事長的蘇巧慧,則婉拒表示「黨內比我適合的人很多」。

陳方隅認為,以資歷來看,蔡其昌、莊瑞雄都有能力承擔,但可能還要面臨黨內人和與派系問題,而「柯建銘之後」的局面,仍是民進黨最嚴峻的考驗。

大罷免落幕,黨內矛頭直指柯建銘,認為他是最大戰犯。資料照
大罷免落幕,黨內矛頭直指柯建銘,認為他是最大戰犯。資料照
吳思瑤甚至直言,柯建銘多次打電話慰留,但她「都不敢接」。資料照
吳思瑤甚至直言,柯建銘多次打電話慰留,但她「都不敢接」。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