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廷在致詞時表示,特別配戴13年前在日本國會實習時參議員贈送的領帶,象徵將在日本學習的經驗與感動帶到台灣國會服務。他回憶2011年日本311大震災後隔年赴日實習,深受日本政治家對政策用心及國家規劃的感動。陳冠廷強調:「雖然我們的土地沒有相連,但在海洋上是相連的。台日兩國應平等攜手,共同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
中曾根康隆表示,此次率領超過70位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成員訪台,與民進黨30幾位青年領袖進行交流,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大規模交流,堪稱歷史性的重要時刻。他特別提到,看到民進黨青年局女性成員眾多且充滿活力,認為日本國會有很多要向台灣學習的地方。中曾根強調,台日有許多共通議題,兩黨青年世代攜手合作極為重要,青年世代必須承擔起創造未來的責任,發起行動做出變革。
推薦新聞:川普喊「我任內習近平不會攻打台灣」 外交部:安全要靠自己努力

副局長黃捷提到,短短三個月內台日政治都經歷巨大變動,包括日本改選與台灣的政治變化,青年世代需要背負重大責任,在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對立、衝突與妥協中扮演關鍵角色。
副局長沈伯洋分析台灣青年參政的演變,從早期黨外時期的學生異議性社團,到太陽花運動達到高峰,再到現今面臨的新挑戰。他特別指出,現在年輕人透過社群媒體參與政治,但是部分可能也會有民粹的問題,這是兩國共同面臨的困境。關於國際與國內議題的連結,沈伯洋表示過去一年致力於將國際議題如關稅、假資訊、俄烏戰爭等與國內民生扣連,讓民眾理解國際情勢對日常生活的實質影響。
台中市議員黃守達針對反全球化與民粹主義浪潮提出看法,認為台日執政黨必須主動出擊,真正帶領社會往前進。他對兩國國民素質充滿信心,未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讓台日成為東亞甚至世界舞台的主角。黃守達也提議在地方層級建立「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台日友好串聯」,深化地方交流。
關於女性從政與育兒平衡議題,日本大阪府議員分享自己育有五歲雙胞胎的經驗,詢問台灣女性政治人物如何在育兒與政治活動間取得平衡,特別是面對頻繁的應酬活動。副局長張雅琳回應,她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深刻理解這個兩難,會在行程調節上保有彈性時間陪伴孩子,先生也承擔了相對多的家庭照顧工作。張雅琳強調,女性政治人物更能理解家庭需求,在台灣的政治影響力逐漸提升。
張雅琳接著表示關切日本2023年成立的「兒童家庭廳」成效,希望就少子化議題進行更多交流。中曾根康隆則回應表示,該機構致力創造全社會支持育兒的環境,主要方針包括減輕經濟負擔與身心負擔,並鼓勵父親參與育兒。
執行副局長吳沛憶提出具體合作建議,希望雙方就國家安全、能源、社會教育、防災、高齡化、少子化、勞動力等議題定期交流,為未來十年台日合作擘劃願景。她也提到台灣與日本在防災科技已有五年合作基礎,未來可透過線上會議、社群聯絡等多元形式保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