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入京華城案被羈押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投票前聲請罷免投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卻遭裁定駁回聲請。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高喊,大罷免如果成功,柯文哲會被「關到死」,呼籲支持者務必在7月26日投下「反對罷免」。黃國昌也號召小草反罷免,稱「為阿北投下這一票」。從投票結果來看,證明選前柯文哲悲情牌、以及黃國昌的反罷號召確實發揮關鍵作用。
新竹市堪稱「藍白合」示範區,高虹安與鄭正鈐的不同意票,都超過當初當選2萬多票。此外,新北市立委張智倫不同意票高達9萬5,319票,超過當選時的8萬9,808票;桃園市立委魯明哲也以10萬5,323票不同意票,超越其當選票10萬2,056票;桃園市立委呂玉玲、邱若華,亦分別拿下9萬7,970票與9萬2,049票不同意票,皆大幅領先其當選時的得票數;台東縣立委黃建賓更是以3萬4,889票不同意票,遠勝當選票2萬5,778票;基隆市立委林沛祥同樣以9萬6,294票不同意票,超越9萬1,986票的當選基礎。皆是此次藍白陣營合流、基層動員的實力與成果。
罷免投票前國民黨立委紛紛邀請黃國昌站台,台中市長盧秀燕、藍委徐巧芯、羅智強等人更在選後公開感謝民眾黨的協助,顯示兩黨基層互動正在升溫。未來若在重大議題、核三延役公投,甚至選舉上持續合作,不無可能重塑在野聯盟的格局。
不過,藍白合的變數仍多,2024總統大選藍白談判破局的陰影仍未散去,民眾黨向來強調「中間價值」,而國民黨則積極穩固傳統藍營勢力,理念整合始終存在隔閡。到了2026年、2028年,政黨要分配資源、選區、提名權,還有誰當老大,屆時還能像這次罷免「並肩作戰」?
若藍白希望挑戰2026地方大選乃至2028政權輪替,這場反罷免的「勝利」,將成為重建互信的起點。然而,面對利益時能否不翻桌、碰到難題時能否不拆台,這才是藍白雙方未來真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