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團結」第四講,提到普發一萬的說法,認為這個錢應該拿去補助台電,不然電費就要漲了,甚至認為不應該給人民,買菜一萬也快就沒。這樣的說法立刻被罵爆,甚至旁邊有人附和買菜一萬很快用完,被嗆是要拿去買黃金?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就認為,就算綠營內部都有人看不下去、急喊暫停,總統卻依然故我、樂此不疲,為何如此?原因不外乎兩點。她認為賴清德性格使然。賴清德一向執剛愎自用、執拗強硬,加上決策圈小,身邊沒有逆耳忠言者,加上他不認錯、不服輸,只能硬著頭皮一路走下去。
另外也可能是綠營背後的動員盤算。罷免比的是雙方投票率,不在乎「雜質說」惹怒多少中間選民,因為對綠營而言,「非綠」支持者本就不是「大罷免」要爭取的對象。只要能激化對立、牢牢穩住四成鐵票,就能以少數翻盤,奪取完全執政的機會,此對綠營當然是穩賺不賠的賭注。即使仇恨動員,更加撕裂傷害台灣,但對權力飢渴的政客,哪會在乎呢?
賴清德為了催出基本盤,不惜造謠、激分、利誘,無所不用其極,726之前還不知會有多少抹黑攻勢、政治操作,甚至是否再出什麼奧步手段,實在難以預料。她也認為賴清德和柯建銘等人,正借由大罷免進行大豪賭,反正若輸,國會版圖不變,但若僥倖翻盤,他們將滿血復活,搖身一變獲得更大權力,並徹底掙脫監督的枷鎖。當政治失去制衡、權力完全不受監督,台灣的民主還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