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表示,首先,美國GDP一年約29兆美金,可是國債36兆、占GDP約124%。其次,美國歲出超過6.5兆,但歲入約4.5兆餘元,每年有近2兆美元的赤字,約占GDP近7%。再者,美國每年要支付的利息近1.2兆美元,比國防預算一年1兆美元還要多,超過GDP的 3%。還有希望85%的美國人民都能減稅,大概需要5千億到1兆美元。川普的第一個意圖是要解決財政問題。
賴清德接續指出,美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認為必須要再工業化。如果沒有辦法再工業化,現在美國的工業實力跟中國相比是有落差的。第三,在全球智慧化時代,川普想要帶領國家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第四,川普想要確保世界和平,不再發生戰爭。他認為,美國的意圖大概是這四面向,因此川普才會提高關稅、要求貿易國多買美國貨品、要求友盟國家到美國投資,來達成這些目標。
推薦新聞:賴清德受日媒專訪!點名美日菲應聯手因應中國「灰色地帶戰術」

賴清德指出,32%的加徵關稅對台灣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挑戰,台灣必須嚴肅面對。我們採取的方式並不是對抗,而是透過談判來降低關稅。我們也同意要採購、投資、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及洗產地的問題,以確實減少台美雙方的貿易逆差。當然,我們也藉這次的談判,希望從挑戰中找到機會。第一,我們希望從零關稅開始談起,台美尋求機會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第二,希望藉由投資來幫助美國再工業化及成為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心,同時讓台灣產業能升級、轉型,也讓台灣產業能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結構,確保台灣長期發展。
賴清德強調,台灣的國家產業戰略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我們從西進、南向,到北邊與日本合作,東拓到北美洲投資的時機也應該到了。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嚴肅面對這個挑戰,確保國家利益及產業的生存發展,不犧牲任何一個產業之外,也希望藉這個談判,台灣去美國投資,能促成台美雙邊貿易進一步深化,這是我們的期待。
賴清德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當然會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所以台灣政府已經提出對於產業的照顧支持計畫,總金額高達930億台幣。另外,我們又提出其他台灣長期發展的需求,變成特別預算,金額是4,100億,行政院院會已經通過,要送到立法院審議。這個特別預算大概有四個面向,就是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這四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