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聯合國今舉辦「2025 WHO宣達團國際記者會」,協進會副理事長洪嘉駿表示,今天大家齊聚,就是為了台灣人民的健康人權發聲,然而從台灣的宣達預算被刪除60%,到中國用一中原則打壓,更需要來自民間的力量突破困境。他表示,中國沒有資格替台灣發言,所以此次宣達團會拜會歐盟、烏克蘭等非政府組織,並透過策展還有參與大遊行,讓全世界知道台灣的聲音不能被忽視,台灣不能缺席,因為台灣是民主自由尊重人權的國家。他強調,「這不只是台灣的困境,而是全球體系的破口。台灣的專業與人道行動,應成為世界的資產,而不是政治交換的籌碼。」
常務理事曾琮愷則表示,參與並非為了宣示主權,而是為了守護生命。這是一場人道與科學的戰役,台灣不該被排除在外。曾琮愷說,宣達團至從2004年至今已經超過20年前往日內瓦,他已連續八年前往日內瓦聲援,他認為,台灣立法院應該不分朝野共同通過支持台灣加入世衛組織的聲明,展現台灣的團結,我也呼籲世衛組織要重視美國的訴求,追查新冠病毒感染來源。
推薦新聞:鄭麗君處理美台關稅 行政院改派龔明鑫出訪美國投資高峰會

國際行動代表李妍慧說明,這次行程包括參與多場邊會、拜會友邦駐地代表、舉辦街頭行動與靜態展覽等活動,透過跨語種宣傳材料與在地倡議網絡合作,放大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價值訴求。他表示,官方代表團雖然人數減少,但是來自台灣民間仍展現源源不絕的活力,此次參訪團的成員是國際化、年輕化、專業化的團隊,相信能夠過策展、大遊行把台灣的活力展現出去,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宣達團青年代表梅芊莚介紹,這次在日內瓦當地策畫之「Taiwan Can Help」主題行動展,以影像、數據與個人故事為主軸,傳達台灣在醫療援助與國際合作上的具體貢獻。她強調,「這場展覽不是說給台灣人聽,而是為了讓世界理解、看見台灣的價值。」
宣達團團長黃淑純指出,2002年SARS侵襲台灣時,因為台灣不是WHO會員,所以沒被通知,導致台灣醫療人員和人民受到傷害。然而從SARS到COVID-19台灣是世界防疫的一份子,所以應該有資格在WHO內佔有一席之地,今年再度前往日內瓦,就是要把這樣的心聲傳遞出去。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呼籲,國際社會應超越狹隘政治框架,以全球公共衛生共同體的視角看待台灣。唯有包容與合作,才能建構真正無縫接軌的國際衛生體系。台灣願意貢獻、能夠協助,也必須被看見。
本次團隊團員約有20名,包含4名青年代表,預計於13日出發、21日返台;為了加深台灣民間與歐洲的對話,協進會今年首度安排拜訪布魯塞爾,預計在15日拜訪歐盟相關單位與比利時僑界,並於17日與立法院代表團會合,在日內瓦中央車站舉辦展覽。
日內瓦車站的展覽展期為5月17日至19日每日中午12時至下午5時。內容呼應WHO的三大健康目標,包括增加全民健康覆蓋、更好地面對突發衛生事件、促進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