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指出,雖然美國的關稅政策還在變化之中,但企業與社會無法等待。先前2019年底發現Covid19時,行政院很快地在隔年2月份通過特別條例,這後續的特別預算,支撐起了當時估計可能會負成長的經濟。事實上2020年時經濟成長率還有3.4%,這就是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發揮非常大的功能,大家團結一致,面對了挑戰。這次的局勢仍在變化當中,但我們依然要做好準備,也希望立法院能盡快通過。
龔明鑫表示,從過去經驗來說,雖然是一大挑戰,不過前兩天國際貨幣基金 (IMF)最新4月份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台灣是少數逆勢往上修正的國家,在多數國家被評為下降時,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原先估計2.7%上升至2.9%。
龔明鑫說,行政院相信這次特別條例與特別預算,若能趕快落實,除了對產業本就有幫助之外,對國土防衛韌性的採購、建置,對企業與就業都會有很大幫助,說不定今年經濟成長率能比2.9%還要更高。
推薦新聞:政院拍板!因應關稅、國際情勢編列上限4100億特別預算

卓榮泰說明,若不是因為美國政府關稅調整,原本今年就已經打算透過特別條例方式,充分、合理、善用歲計賸餘,規模原有3000億規劃。不過,因為現在面對關稅衝擊,整個貿易秩序重整,因此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特別條例,上限為4100億,也與原先設計規模相當。
卓榮泰表示,上限4100億的特別條例中,關於國土安全韌性,編列了1500億;關於經濟韌性,也就是原來的產業支持方案,在增加汰舊換新、擴大內需後,增加了50億,到達930億;社會支持方面,撥捕健保基金200億、勞保基金100億、因應物價降低民眾負擔,讓台電財政健全的項目,有1000億、弱勢族群的關懷服務,包括獨居老人等多項,由衛福部與內政部同時主導的有170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有200億,因此在社會支持方面,總和1670億。
媒體問及,由於美國關稅仍在動態變化,這項預算編列是否仍會調整?卓榮泰回應,所以這項特別條例所寫的4100億是「上限」,未來如果經過談判團隊爭取,得到國家最大的利益,或許產業衝擊沒有這麼多,就會樽節使用;當然若衝擊很大,國家也會做另外的考量。
卓榮泰說,現在冀望4月11日與美方第一次視訊會議後,能在更好、更快速的時間,直接有效談判,讓產業受最小衝擊,而4100億的規模「上限就會是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