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點出外交部領務局預估今年的護照換發量為180萬本,1到4月因換發需求量大,又將加印量追加到209萬本,這是不是評估錯誤?外交部評估錯誤不打緊,缺護照不趕快加印,卻將責任推給藍白刪預算,說藍白刪了10%一般事務費。
根據領務局去年9月印製「晶片護照」的決標資料,預計採購180萬本護照、金額7億3350萬元,決標時間也在去年立法院第二會期審總預算之前。可以證明,今年護照存量不夠的狀況,與外交部業務預算無關,單純就是領務局錯估民眾換發護照的需求。

她表示從查到相關資料,2023年外交部也錯估疫後出國潮,預估護照換發量136多萬本,最終卻加印到348萬本,當時預算不夠,最終動用9億2000萬的第二預備金支應,那為什麼2023年可以,今年卻不行?林佳龍部長還在立法院喊窮,借題發揮,將護照不夠的責任推給在野黨。
講到預算,今年領務局印製護照的預算共編列9.9億元,就算扣掉被統刪10%的一般事務費,還有近8.9億可以運用,如再扣掉已採購的180萬本、7億3350萬元,還有近1.58億元可運用,可以加印39萬本護照。
外交部明明還有1.58億業務費可以加印護照,也可以動支第二預備金,這兩個方法都可以解決問題,卻還在喊窮、喊沒招,利用「護照不夠用」對民眾情緒勒索,還將責任推給藍白。這不是政治操作,那什麼才是政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