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日前公布罷免案死亡連署等情況,泛藍立委罷免案中,有15案涉及死亡或偽造連署,總共有12件涉死亡連署、160件涉偽造連署;而綠委罷免案中則是17件都出現死亡連署,總共有1784件涉死亡連署、42件涉偽造。

「很多人在問,為什麼檢調到目前為止,辦藍不辦綠?」石明謹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雖然現在筆跡鑑定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原則上還是要有足夠的樣本,才能夠有效鑑定,而數量越多,鑑定的可信度就越高。筆跡鑑定關鍵不在於字像不像,而是在於書寫習慣,包括了下筆的速度、力道、轉彎的角度、字體的位置分配、相對時移等等。

 

石明謹表示,光靠一兩個字體,沒辦法完整分析出一個人的習慣,一般需要20個以上的樣本,而且越多越好,發現的習慣類型越多,當然可以交叉參考的點就越多。另外證偽比證實容易,如果A筆跡跟B的書寫習慣有很多相似之處,也不能說A就是B所寫,但如果A筆跡完全沒有B的書寫習慣,基本上可以證明A不是B所寫,「如果樣本數夠多,例如一百份死亡連署的簽名,都有B的書寫習慣,那要說服檢察官甚至法官,機會就會更高,原本的證偽,就會變成證實。」

「樣本數,是鑑定技術可信度的關鍵」,石明謹表示,偽造一份連署書和偽造100份連署書當然都是犯罪,但即便揪出一份連署書造假,要抓到誰偽造也有困難,但若是偽造幾十份、甚至上百份連署書,抓到誰偽造的機會自然就大多了。